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日,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端午节的传统也有很多仪式,除了最出名的吃粽子和赛龙舟外,还有戴香包、系五彩绳,在门外挂艾草或桃枝辟邪、喝雄黄酒、在亲手心和鼻子耳朵或肚脐上面抹雄黄酒驱虫,最有趣的是用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一个“王”字,一是让雄黄酒的气味驱赶毒虫,二是借老虎来吓跑妖魔鬼怪。
端午节又称儿童日,因为这日正是五毒四害称霸的时节,需要精心保护儿童,避免儿童被五毒所害,被四害骚扰,特别是被传染疾病。
端午节本是古人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因不愿看到人们被欺压而在端午投汩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了一胥、曹娥、介了一推等说法。所以端午节是个祭祀的节日,这日不应说“端午快乐”而应说“端午安康”。
吃棕子这个习俗来原于屈原投河,人们怕江中的鱼儿吃屈原的遗体,便把棕子,投入江中,让鱼儿们吃棕子。但是我又不是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