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人如何实现自己的存在,即人如何成为他自己的问题。他认为哲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真理,而是直到人类的生活,所以哲学要研究人。
团体存在的意义应该就是为了个人,个人的生存才是团体的目的。
对一个人自己存在的内在的意识,乃是人的本质,个人的真理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用理性的方法探索出来的。
人的本质不是理性,人生活的依据,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他的情绪体验。
上帝的存在不能用逻辑方法证明,只能把上帝当作是一种假设,是当一个人处于孤立无依,绝望,面临死亡时的一种依托。
信仰的东西只能是荒谬的东西,我信仰意味着我放弃理智和真理,而接受荒谬的东西。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万物的基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决定力量,所谓权力意志就是追求权利,要求统治一切事物,征服所有妨碍自我扩张的东西的意志。
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具有权力意志,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掠夺,伤害,对陌生者和弱者的压迫,压制,就是把自己的倾向强加于人。
尼采说,唯有我才掌握着真理的准绳,我是唯一的仲裁者。他还提出超人理论,超人将决定历史的发展,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并创造新的价值,一般人只是超人实现权力意志的工具。
在尼采看来,无论传统的道德,还是基督教博爱的观念,都是抑强扶弱,而权力意志则要求弃弱就强。
海德格尔认为,过去的哲学研究专注于存在者,而忽略了存在,而存在乃是任何一个存在者具有任何内容的时候都必然已经具有的性质,没有存在,就不可能有存在者,也就是说必须先有存在,然后才可能有存在者。
个人的存在有三个存在的方面组成,第一个方面是个人对周围环境世界的体验,所谓周围的环境,并非指客观世界,而是指个人体验到的环境,第二个方面是对其他个人的体验,这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因为每个人都是以主观的方式来体验别人的,第三个方面是自我的世界,个人意识到自己乃是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的主观的存在。
雅斯贝尔斯阐明存在需要借助于交往。这种交往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与世界的交往,与人的交往和与神的交往。个人与世界的交往就是认识和征服,个人体验到的是客观的存在,它需要自然科学。个人与人的交往不能采用与世界交往的形式,人与人之间需要用仁爱交往,体验到的是自我的存在,这需要哲学。只有在与神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存在,个人与神交往需要的是信仰。
萨特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世界是荒唐的,人被无缘无故地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人的存在本来就是毫无意义可言的,但是人可以为自己构造意义,人的存在意义的获得完全在于个人的选择。
人不仅为自己构造意义,而且也为自然,法律和科学创造意义,人给自然赋予了意义,通过赋予自然的意义,我们就能控制自然。
存在主义认为教育不仅要关心如何使人存在于自然界,更要注意如何使人存在于工业社会。
哈帕尔说明,教育的目的就是克服个人的孤独无依感,教育要承认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社会之一员,是人,他强调需要发展学生同世界和真理的关系,强调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地球上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