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是全然接纳此刻的自己,
无论有无身体的症状、疼痛或是心里的恐惧。
一、学会聆听你身体发出的信息。
现在的世界变得太快了,虽然科技和医疗水平在极速发展,但人类的躯体疾病也变得种类繁多。
即使最轻微的打喷嚏、头疼或胃痛,你都会急急忙忙地奔向药柜或药店,寻找到具有相应魔力的药品,想要尽快的赶走让身体不适的疾病。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药物都很管用,让你的症状暂时缓解,但是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我们都会忽略真正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会有人说,现在生个病若是不看医生、也不吃药,病根本不会好,而且自己每天这么多工作需要去做,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这样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态,我们不但会忽视身体的健康,更让我们对于周围的环境五感变得麻木。
为什么很多有钱人除了感觉身心疲惫外,无法感受到一点快乐,因为他们是在透支消耗身体的力量,并且无视身体释放的信号。
到头来,不但疾病缠身,精神状态焦虑且忧郁,整个人变得患得患失,这样的生活状态,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你的身心都是贫乏的。
你会非常担心,甚至害怕及抑郁,后果只是让你的关注在你的症状上,很多是焦虑驱使下的自我沉湎和心事重重。
我们需要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而冥想的练习可以让你更贴近身体症状的感受。
特别是当身体有疼痛、慢性疾病或死亡恐惧时,这时便需要你的勇气,去面对和接受自己身体的症状。
冥想中观照身体的练习方式,也叫做智慧的关注,智慧的关注会让你在疾病和疼痛时,感到稳定及平静。
你可能会觉察到自己身体的症状或痛楚,无论这种感受是恐惧、绝望或是退缩,你要尽量冷静地抱持觉知,去观照身体涌现的一切感受。
持续的练习,可以让你更了解身体的状态,甚至让你身体的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你并不是你的念头、思绪和情绪。
冥想能让你接收到身体向你传达的信息。
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练习冥想几个星期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直在高强度工作时给他头疼,想要让他放缓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
最开始他就算是头疼变得糟糕,他也没有去聆听,因而他的身体给了他溃疡,但他依旧没有聆听。
最后,身体给了他一次轻度的心脏病发作,这令他非常恐惧,便开始聆听身体的信息。
但是,当你明白这个道理,想要去探究头疼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会有思想的自动反应,并且评判、对感觉的拒绝都在你头脑里。
有可能你练习冥想时,头脑会自动进行拒绝和评判,这时你会想着是冥想失败了吗?
又或是冥想“不起作用”了吗,都不能治愈自己的头疼。
我记得自己有一次练习冥想时,整个过程都非常的不好,念头和思绪不断,并且引起了我情绪的起伏。
我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今天冥想练习没有一点效果,真想早点结束。”
紧接着心中一股躁乱和厌烦情绪涌了出来,完全打乱了我冥想的状态,我在非常不好的情绪下结束了冥想。
那是什么让我从平静状态演变成最后躁乱的情绪,这个情绪的变化是值得我不断思考的,生活中的我们也是如此。
冥想只是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这个过程,这是因为我把自己认同成了它们,将它当作“我的”情感,“我的”愤怒和“我的”想法。
就像我在练习冥想时,我将自己的念头、思绪和情绪当成了自己,又因为引爆了自己负性情绪,便从心里开始否定自己。
想要破除这样的情绪循环,你要认识到你不是你的头疼,你也不是你的念头和情绪。
可能它就只是一个头疼、念头和情绪,或者它只是你头脑中的一种感觉,你不需要立马给予它一个名字。
你可能只需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去聆听它的信息,并尊崇它们即可。
三、觉察内心和身体的情绪之苦。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在你的内心和身体的深处,总是背负着很多的情感之苦。
而情感的痛苦就是你内心里的痛苦,比起躯体上的痛苦更加广泛,并会令你变得颓废。
这种痛苦会有自我贬低的痛苦,比如你因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或者没有做什么事而责怪自己。
比如你给他人造成伤害,就可能会体验到内疚之苦,混合着自责、悔恨、焦虑、担心之苦。
正如躯体疼痛,你可以在冥想练习时观照情感痛苦,并运用它自身的能量去成长和疗愈。
关键是要愿意为苦难留出空间,去欢迎它,观察它,不要试图去改变它,有意地去善待它,就如同躯体的疼痛或反复冒出来的一个念头那样,与它共处。
生活的苦难和未知的情况,也会让你体验到痛苦,当你在体验痛苦的时候,你要去觉察它们,接纳它们。
这其实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比如,当你突然被确诊为得了重病,并且需要住进重症病房,你会对周围的治疗环境感到恐惧。
或是因为家里亲人的突然去世,当你的情感崩溃时。
又或是被突来的横祸砸中,当这些时刻发生时以及在事后,都需要你全然的觉察和接纳它们。
无论发生着什么,当身体和情感的痛苦冒起来的时候,把你的视角转到对当下的接纳,这是极好的一种心理的疗愈。
有时,冥想会帮助我们直接切入困惑、受伤感以及情绪的漩涡,这些可能由误解、情绪的夸大和对事情的欲望所造成的。
当痛苦的事情发生时,冥想会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到痛苦的实质,聆听一个更加平静、更加明晰的声音。
文章作者简介:灿亮,静坐冥想师,心理咨询师,终身学习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