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文如其人,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讨厌余秋雨,我读他的文不多,但就这本文化苦旅而言,我没有觉得他的人品有多差,相反,觉得能把游记写的如此有深度的,真的不多见。
从中国之旅到世界之旅再到人生之旅,每一次都是文化在受罪。不论是被贬黄州的苏轼,还是风雨中的天一阁。余的每一次旅行都会考察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而我们的旅行多是每到一个地方就不停的拿着手机自拍,以表示我曾到此一游。旅行归来除了累什么也没留下。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两点启示。
一,现下处处标榜年轻人应该多旅行,多读书。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旅行呢?仅仅是为了旅行而旅行?仅仅是为了多拍几张异地照片?旅行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是标榜自己。景点是以文化为支撑的,我们旅行看的不是景点,而是景点背后的文化,旅行是带着眼睛去看,带着心去思考的,思考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使思想一直在路上,才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但也不能被别人的想法左右。看一个人的好坏是要通过自己去体会的,不能听别人的道听途说,我相信大气的人写出的东西也是大气的,文字是不会骗人的。通过一个人写的东西,就可以隐隐约约了解这个人的性格,或者说价值取向,虽然你们素不相识。不说余有多好,但最起码也没有某些人说的那么差。
很认同余说的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努力做到这样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