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来没想过,像我这样的“三不”人员,不按要求、不追热点、不按时间的人,居然也能够通过写字赚钱。
大学时期看刘同的书很多,上个月也才刚看完他的新书《我在未来等你》,曾对他说的一句“爱好不仅要说的出口,还要拿得出手”很是迷恋。
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把喜爱的事情做出点成绩,爱好运动,就成为运动场上的MVP,爱好唱歌,就成为校园十佳歌手,爱好写作,就应该能到处发表自己的文章......
以上好像就是“拿得出手”的“证据”。可当我刻意练习写作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我连最原始的乐趣都失去了。
按照成为一名能投稿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每天刻意写1000字,每篇都要有提高,一周必须看一本书,并分析好坏,吸取作者的写作思路方法......
于是那段时间,写作成了工作外的另一项工作,不仅不能放松自己反而增加了压力。直到某一天,我甚至开始讨厌每天的写字任务了,我问自己:你以后是想要靠写字谋生吗?不是的。那你为什么要把自己逼的这么紧?
从那时起,我又回到了佛系规律的写作,日记依旧每天写,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行,各国时政也行,没有字数和其他要求,公众号有内容就写,没内容就不写,不抄袭经典、不追逐热文、不钟爱热点,就写自己想写的而已。
于是,写作的乐趣慢慢的又回来了。
02
对于那些能用自己爱好赚钱的人,我真的很佩服,可我本就没有这种想法,却为何非要挤那条路呢,于是,我在自己的狭长的林荫小道上走的轻盈自在。
偶然的一个机会,有个新公众号的编辑找到我,让我写些文章,不给我设任何限制,就两个词:随意、走心。哇撒,这真的是太适合我了,于是我就写了,昨天他把稿费转给我,打赏100元,稿费300元,另一个平台费100元,共计500元。
那一刻我是兴奋的,但同时我也是理智的,只是刚好自己跟别人“兴趣相投”才有这么个机会,并不代表自己文章有多么厉害。像我这样总是一两个小时出来一篇千字文的,不斟酌用词,不调整结构,不反复修改,质量真的很难说有多高。
然而,现阶段我就想这样写下去,我甚至在想,等若干年后,不写新文章,专门来修改自己以前写的文章,然后再写一篇,观点可以是打自己的脸的那种,因为记录生活本就是我写这个公号的初衷。
我当然也知道用公号赚钱的模式,粉丝积累到一定量后,接广告,每次写完呼吁点击广告,一次点击好像是3毛钱,再者建个微信社群,搞个读书打卡、早起打卡等,前期不收费,后期稳定后开始收费......
但是像我这种不要求亲朋好友关注,也不让朋友们帮忙转发的“小编”,后台读者只有少的可怜的几百人。可能这与自己性格有关,我一直觉得你写的东西要么有用要么能让人感同身受,这样不用你说别人都会主动关注、转发。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的目的,我的初衷在一开始就想的很清楚,并不想在这片净土上沾染某些东西,我能做的很少,但至少这上面我想坚持。
03
最近在看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里面武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记忆中,我没逃过一次课,也从来都没厌过学,甚至连逃课的想法都没产生过,而且尽管有多个老师令我不大喜欢,但我所有科目都学得不错。那时的具体心境已记不得了,但可以说,驱动我学习的动力决不是父母和老师的奖励,而是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天然快乐。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我的成绩从来都排在前五名(只有一次最差到了第14名),也很少惹事,但我却没成为少先队员,对于像我这种学习成绩的孩子而言,这是绝无仅有的事。现在回想,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少先队员是老师们用来奖罚孩子们的工具,但我对获得别人的奖励兴趣很低,所以自己也不努力去表现,而老师们也讨厌我这种人,虽然学习好,虽然不惹事,但却怎么都掌控不了,所以他们不会将这种奖励浪费在我身上。
喜欢使用奖罚手段的父母和老师,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变化,那样孩子就是他们意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作品。但依照摩门教的传说,这就是行使撒旦之事。
在读到这一段的那瞬间,我很激动,激动在于,他的心态跟我写文章的心态很像,不管是有1人阅读,还是有1000人阅读,我都会这样写,并不会因为外界客观环境改变,也正是这种激动激励着我不断阅读不同的书籍。
其实有时候深究心理学很可怕,因为很多你看来无意识的东西其实在操控你,很多你看起来自己的习惯背后也有深深的含义......当然,扯远了。
总之,目前的我还是很热爱写作的,虽然不知道真的用标准来检验是否有进步,我想应该有吧,至少我能感受到内容深度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