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出门看见蓝天白云,心情也变得明媚起来。
就连大米也变得很兴奋,不断的蹦跳,出了电梯门就开始一路狂奔,我紧拽拉绳,扯得我手火辣辣的疼。
陪着大米跑了一阵,我气喘吁吁的停住,它还特别兴奋的往前奔。
路过超市的时候,我想起家里没米了,就拉着大米去了超市。
超市是不让带狗进去的,门口的宠物笼里装着一只泰迪,大米也是只泰迪,在一起会打架的。
没办法,也把大米带进了超市,进了超市我就生怕大米吓到别人,死拽着拉绳,它也听话,慢慢走在我前面,就是嘴里哼哼唧唧两下,不太满意我不带着它跑。
匆匆去买完米,我就牵着大米去付账,那会儿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收银员都换班去吃午饭,只剩一个收银台在营业。
我排在一个母亲和她的女儿身后,小姑娘四五岁的样子,黑溜溜的眼睛盯着大米看。
我怕大米吓着她,就扯着大米往我身后,她好奇的也向我们靠近。
小姑娘的母亲在收银台结账,回头看见小姑娘和大米靠的很近,大米伸着舌头“呼哧”散热。
“哎呀宝贝,快过来!”
我赶紧又扯了拉绳,拉开大米和小姑娘的距离。
“它舔着你没?舔着没?”
“没有”
“你和妈妈说实话,舔着你没?”
“没……”
“宝贝,下次你看见狗了,它要是靠近你,你就用脚用力踢它,听到了吗?”
小姑娘依依不舍的看了眼大米,乖巧的点了点头。
本来牵着大米进了超市我心怀不安,可听到那位母亲对她女儿的教导,我感到不寒而栗
我本科专业是学前教育,我深知学龄前的教育有多么深远,那位母亲可能只是出于对女儿安全的着想,只是想保护她。
可是母亲教导女儿用脚踢一只没有敌意的小狗,我不敢想象这一脚下去,是否会激怒大米?而没有任何攻击性的狗在遭遇外界的殴打后,是否又会反扑补上一口?
更为可怕的是,那双眼睛里写满的是对大米的好奇与喜爱,而母亲却教导女儿用暴力对待,这似乎和我们所熟知的“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完全相悖的教育理念。
也许小姑娘只是对毛茸茸的大米充满了喜爱,可母亲的过度紧张让她觉得大米是危险的,是不能够靠近的。
我想起华生的一个经典实验,他以八个月大的艾尔伯特作为他的实验对象,将一只可爱毛茸茸的兔子放到艾尔伯特身旁,小艾尔伯特很好奇,伸手触摸小兔子,这时会响起起十分刺耳的声音。
而之后只要小艾尔伯特靠近小兔子,就会响起尖利的声音……多次重复之后,小艾尔伯特开始惧怕小兔子,看见兔子就会尖叫哭泣,而后甚至演变为只要是看见毛茸茸的东西,都会恐惧哭泣。
那位母亲的教导与实验中刺耳的声音并无什么差异。小朋友的世界多么纯净,母亲是最为信赖的人,只要母亲说的话,都会奉为信条。
我们长大后经常记不起小时候发生的事,那些记忆并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变成对你的影响或者成为你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行教导,影响深远,还愿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打好基础,才能坦荡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