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前二十三回,是取经故事的开端部分,取经团队至此聚合完成,并接受“四圣试禅心”的考验。“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了一身务本之道也。”所谓禅心是向禅之心,超凡脱俗之心,务求去除戒掉“贪嗔痴慢疑”的五毒之心,在“戒定慧惭信”的多种修行中,达到明心见性、涵养万物的至善境界。取经求道之人的最佳人选是“老实人”。
猪八戒偷奸耍滑,绝对不是老实人。他被唐僧取名告诫“八戒”,却始终“八不戒”,五毒俱全,俗不可耐。在师徒四个取经人里,他是最不应该被选为取经人的。五毒之首是贪,而他贪吃、贪色、贪财,达到了无法自控的地步,可谓“感官王国的国王”,像《巨人传》里的主人公。“四圣试禅心”里,观音等人主要观察色欲,而他竟然讨要三姐妹,甚至讨要丈母娘。不堪大用的人,最后只混得净坛使者。奇怪的是,在客观中立、正反不分的真实人性观流行于世的当下,有些人反倒是“八戒粉”,这只能说明当下世风确实有些俗不可耐了。他时常被骂作“呆子”,主要指憨厚、傻气,智商情商不足。
沙和尚安分守己,应该是老实人,取经立场坚定,不心猿意马,不怨天尤人,不弄虚作假。他有个毛病,是和事佬,跟太白金星一样,因而显得城府较深,在取经路上,几乎没有挨骂。他安守本分的重要动因,是观音承诺过他,取经成功后,官复原职,再次成为天庭的卷帘大将。因而,他始终沉默寡言,恪守戒律,像是机器人、工具人,毫无生气与灵气。他是冲着“人生小目标”去的,结果恰恰被观音和佛祖忽悠,没有官复原职,只混得极其普通的金身罗汉。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人,同样不堪大用。由此可见,作为成功的取经人,安守本分是基础,有本事、有智慧是关键。
孙悟空是一个可爱又可恨的取经人,素有“泼猴”的骂名,在本性上五毒俱全,祸国殃民,被安排做取经人,基本出自赎罪积德的宗教原理。起初,其“美猴王”的美称具有欺骗性,无法逻辑自洽。他自己生来长相丑陋,“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接近电影《西游降魔篇》里黄渤饰演的猴子形象。他在花果山被称为“美猴王”,无疑是群猴献媚奉承他的,等到了南赡部洲,才知道自己丑陋,不敢见人。
孙悟空对群猴管理有方,团结友爱,但绝对不是纯朴、善良的人。他不满于占山为王、洞天福地,为了长生不死,远赴方寸山三星洞求仙。在向樵夫问路时,他情不自禁地说:“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可见,他素来喜欢捉弄人,欺负人,狡黠多智,充王充霸,才觉得樵夫纯朴得可爱。他刚从南赡部洲学习人道出来,那里是东土大唐等国家的地界,那里人惯于“争名夺利”,“计谋巧算”,是急需弘扬佛法之地。
在三星洞,孙悟空学习了七年的功课和礼仪,始终被师兄们压制着,在一次听讲中,通过手舞足蹈引起了菩提老祖的注意。老祖问他想学什么,他说任凭师父教诲。结果,老祖提出的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他一样也不学。他机敏地偷偷学习七十二般变化,学习绝世武功。一旦学到一些上乘本事,他立即骄傲起来,在师兄们前面卖弄,被老祖驱逐,且断言他将来惹是生非,跟他一刀两段。孙悟空有本事,有智慧,但不老实,容易生事。老祖的人性观是:“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在此,老祖变相地向孙悟空传授了厚黑学。这是玄机吗?
孙悟空的欲望与能力是相匹配的,能力越大,欲望越大,欲望越大,罪孽越大。返回花果山后,他变得偏激极端,目无纲纪,攻击性强,首先对周边世界进行整顿,杀死混世魔王,集结七兄弟,抢夺金箍棒、紫金冠、黄金甲,再到地府勾销自己和群猴的生死簿,接着不满于弼马温的官职,自称“齐天大圣”,最后不满于瑶池大会的安排,大闹天宫,抢夺玉帝之位。最可笑的,是对天宫美食补品实行“三光政策”,将仙桃吃光,将仙酒喝光,将仙丹吃光。时常自称“老实人”的他,最终被如来佛祖施计哄住,降服并镇压,这才明白人上有人。
孙悟空的经典表情是笑吟吟、火眼金睛。这种笑往往是坏笑,没安好心。这种眼光注定看透一切,容易心口不一,跟他打交道,只有吃亏遭殃的份。曾子在《论语》里说:“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孙悟空不是君子,是“混世魔王”,是厚黑学巨擘,是刘邦、朱元璋、韦小宝一样通吃一切的“绝世达人”。取经路上,他依旧坑蒙拐骗,以恶抗恶,所向披靡。但是,他也有失手被骗的时候,比如信任师傅唐僧,被骗戴上金箍,而三借芭蕉扇时,被牛魔王夫妇欺骗了三次。他气得骂道:“终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鹐了眼睛”。意即他玩了一辈子鹰,最后被鹰啄瞎了眼睛,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被熟悉的人算计了。
唐玄奘是绝对的老实人,素来慈悲为怀,“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他也是很有智慧的,饱读经书。由于是肉眼凡胎,他经常被忽悠。如白骨精假扮村姑、老太、老头,使得他休掉了三次杀人的孙悟空。其后,反复被妖怪忽悠,假扮孤苦无助的老人、小孩、女人,如银角大王(莲花洞)、红孩儿(火云洞)、白鼠精(无底洞),利用其慈悲心,达到吃他、嫁他的邪恶目的。在丛林社会里,老实人最容易受骗,被人出卖,被人伤害,因而最需要被保护,有自己的守护神、贵人。比如苏轼因早年被赞誉“宰相之才”,又被反复卷入变法、党争,不断遭遇灾难,是古代文人中被贬谪次数最多、路程最长的人。他幸亏有高太后、向太后、苏辙等实权人物的相继帮助,最后还是死在路上。曹雪芹自小被抄家,处处受气,只有敦诚、敦敏、张宜泉等几个普通朋友,境遇悲惨,最后死在除夕之夜。唐玄奘的守护神、贵人,主要是如来、观音、孙悟空。
在取经团队里,老实人唐玄奘是精神领袖,是“禅心表征”,但必须有孙悟空的帮助,一路降妖除魔,而降妖除魔往往是以恶抗恶,老实不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刚柔相济,无所不通。让老实人带队去取经,让不老实的人保护老实人。在精神老大的持续教化之下,不老实的人逐渐变得老实本分起来。越到后面,取经团队的战斗力越弱,而且师徒四人相互影响,逐渐都变得油滑起来。油滑和老实是“一体两面”,简直就是一回事。他们在灵山获取经书的喜剧性经历,表明如来、阿傩等人都有点油滑。老实是一种戒律,而油滑是一种智慧。一味的老实,只能是呆子、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