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先来做道题:
你认为,以下哪个日常行为会让宝宝们觉得不被尊重呢?
001四岁的白白正在看着妈妈忙碌的收拾刚买回来的菜,她想试着帮妈妈把鸡蛋放进鸡蛋托。妈妈看到了,对她喊道:“宝贝别动!你会把鸡蛋打烂的,还是让我放吧。等你大一点再做。”
002 三岁的明明正在自己穿袜子,他要和妈妈一起出门,妈妈说:“来来,我帮你穿,你穿的太慢了。”
003 琦琦想玩滑梯,她已经五岁了。妈妈担心的说:“太高了,会摔的宝贝,来妈妈扶着你滑。”琦琦转眼有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沙子,妈妈拽住他,低声说:“扬进眼睛怎么办?离别的小朋友远一点啊。”
如果你也常常经历这几个日常对话,那么小编要告诉你,全部中招。
神马,这怎么能是不尊重呢?!这都是出于爱护啊!
是啊,我们常把束缚当体贴,把羁绊当爱护,殊不知这种“爱护”恰恰给宝贝的成长帮了倒忙。
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践行平等。
现代育儿教育提倡“平等”,我们并不是不想平等,不愿意尊重,而是有一些观念在我们内心已然生了根,而我们并没有发觉。毕竟从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亲子关系就是强弱,是顺从。
一、我们想和孩子平等对话,却总是不由自主的以强欺弱。
“穿上鞋!听到没有?!”
“再不听话,妈妈不带你出来玩了啊!”
“让你不要说话就是不要说话!”
这是很多家庭的常态,我们喜欢发号施令,我们喜欢威胁,我们喜欢随时动用强权。为啥呢?因为我们是大人啊,我们认为孩子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会觉得低你一等,会觉得自己是弱势方,会觉得自己的权利不受保护随时会被拿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服从,相反他们会以各种形式挑战权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时或许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叛逆的“熊孩子”。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语气不要过于强硬,要柔和。
想指示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请”字开头,“好吗”“好不好”等问句收尾。
“请把你的鞋穿起来好吗?”或者“让我们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好吗?”
“请你不要说话了好吗?”或者“请你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这样说话,孩子会充分感受到你的温柔、尊重和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必定会报之以桃李。
2.要循循善诱,学会引导。
如果孩子一时没有接受你的指示,千万不要急于命令,可以多问几个问题,从另一方面进行引导。比如孩子非要在墙上画画,我们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要在墙上画,可以询问他可不可以在纸上画然后贴在墙上,可以引导他去想:画在墙上的画,如果有一天不喜欢了,就不能换了,但是画在纸上,可以随时扔掉。这些方式,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我们想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却总是小看他。
以文章开篇为例。
白白满心欢喜想帮妈妈,可妈妈无心的话无疑给她泼了冷水,更是加深了她认为自己很弱小的信念,让她的自我认知产生了偏差。这是一个两岁的孩子都能完成的事情啊。退一万步讲,就算摔碎一个鸡蛋又能怎样,损失鸡蛋和损失孩子的信心,哪个更重要呢?
妈妈迅速给明明穿好了袜子,明明觉得很挫败,因为这是他要好一会儿才能完成的事情,那么以后都让妈妈来好了,因为挫败让他不想继续尝试,他只觉得自己好弱。早一会出门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又是哪一个更重要呢?
我们总怕孩子在外磕着碰着。我们的这些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和同龄孩子愉快玩耍的乐趣,一点点消磨着他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勇气。生活中的磕碰外伤总会痊愈,所以琦琦被挫伤的内心呢,被打磨掉的勇气呢,什么时候能痊愈?
我们应该怎么做?
别唠叨别催促,成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在安全范围内勇敢放手,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