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很难界定,你是在秋天离开的我,还是在冬天。
毕竟,去年你离开的时候,才过立冬不久。彼时远在他乡的我还在想,等熬过这个冬天,我还能努力抽抽时间,陪你赏一次春天的花,又或是,过完五四青年节,再看一次院子花坛里的蔷薇和月季。
而到今年,你离开一年的日子时,过了霜降,尚未立冬。11月时的家里算是好天气,20年的秋天,我们还去登高望远,看了秋景、晒了太阳。
所以,很难界定,我到底要讨厌的是秋天还是冬天。想了想,索性都不讨厌了吧,毕竟春夏秋冬,毕竟花开叶落,你带我认真领略了28年,我怎么,舍得讨厌呢。
冷漠又敏感
这看起来本是矛盾的两个词,这一年里,我好像都感受到了。
刚离开的时间里,死亡、爷爷、葬礼,这些词充斥在我目光所及之处。哭泣的理由可以是很多,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分享的一段鞭炮声,不过是一句“若真忘一个人,又怎么会允许他在心里荡着秋千”的歌词,不过是一束天气晴朗时从树叶里漏下的阳光,不过是一幕深夜回家时候前面有人扶着老人的背影。
那个时候,敏感得开心也哭,难过也哭。
开心时在想,如果你还在多好呀。这里那里的花又开好了,山上的蘑菇又长起来了,堂前屋后的燕子又飞回来了;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好吃,好适合老年人;这个地方好好看,回家要给你看照片,告诉你为什么湖水是蓝色的。
如果还在的话,今年的春夏,你还能端着小板凳坐在门前择菜,一起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看燕子飞回,看我们去田里抓虾、去河里摸鱼,还能再一起吃一顿滚烫的菌子火锅。
那是记忆里,我和你一起吃过的,最后一顿称得上你喜欢的食物。
难过时想,如果你还在,那就回趟家、撒撒娇,能有什么大不了,能有什么过不去。
却又极度冷漠。非常容易共情离别的我,看到新闻事件时却总在想,何必执念。人总是要死的,爱的人也总会分开,
不过是有的人先走,有的人一直念。
也才明白,我共情的,从来也不是离别与死亡。从记事起,我怕的不过是,要与你离别,你要比我先死亡。
完美与遗憾
你走之后的那段时间,我反反复复问自己,在面对你离开这件事,究竟什么算不留遗憾?
是不顾折腾非要让你去医院,只不过是因为以为只是一场感冒发烧?还是顺其自然。
是离开公司后就回家呆着,至少可以多陪一段时间,至少可以再多摸摸我的头,至少可以再听你几句唠叨,至少可以在你离开的时候守在身边?
还是,甚至不该离开家乡,至少不该离开成都。
这个问题,似乎永远不会有答案。因为,怎么会不遗憾呢?一年、二年、三年,不论什么时候离开,我都会想,可不可以再多给几年,可不可以再多见几次?
就像我初中时你生病,我不也曾祈求过吗?祈求多一些时间,至少能回馈一些爱意,哪怕是一点点呢,哪怕不及你曾给予我爱意的万分之一呢?
不是也答应我了吗?所以才在这些年里,虽然距离时而近时而远,我们还是看了家乡一次又一次的日落,还是听了故乡一声又一声的鸟鸣。
爱意又怎么会因为距离发生变化?回家第一件事要去看你,离开时也要告诉你;出去玩捡的小贝壳、花坛里的月季、山上采的野花,也还是要跟你分享。化成星星的人们,又怎么能不知道地下的人的思念呢?
遗忘与记得
我最近已经不是能时时梦到你了。哪怕我意识到了,刻意去梦,也还是鲜少了。
不像那段时间,总是在深夜时听着心脏“咚咚咚”的声音入睡,梦到你在老家还未翻修的老宅里,站着、坐着、躺着,只是不与我说话。我很长一段时间也相信,你还是回到了9月时你说想要回去的那个家。
过了很久我才真的明白,大家都很想你,只是刻意不提,不过是怕提起时,勾起无谓的思念。
也是过了很久,我才敢和他们聊你。聊门前的小凳子、聊盆子里的野菜、聊写给我的书信、聊躺在抽屉里的荣誉证书和帮村里人写的申请、聊我小时候走路去买的奶瓶。
怎么会忘呢,怎么舍得忘呢?大家不过都在学习过没有你的日子,学习着在家里没有主心骨了以后,做那个能顶起来的人。
我已经很少哭了,除了今天。
除了川哥会背诗的时候。因为生活在一起、见证着长大,这个我认为下一辈和你有特殊渊源的孩子,也会背诗了呀。如果你还在的话,应该会很开心吧。
我还是会惋惜呀,惋惜你没有陪他过2岁生日,惋惜你不能教他写作文,惋惜他是不是再大一点,就记不起这些1岁前的记忆。
而那个你颤颤巍巍、翻了好久才找到红包、想给她更多期冀,彼时尚未满月的孩子,已经会满地跑、追着叫二爹了呀。
而那些你曾经爱过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努力长大。
一年了,你游历去了哪些地方?那些地方,也有你想念了很久却一直没能见到的人吗?
而我还是自私地想,那就再等等吧。再过几十载,等你告诉我,那里的秋天,叶子会变黄吗?那里的天空,也会像故乡一样湛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