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缺憾”才发现人是要真正长大后才能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并会在自己的日子里不自觉地填补。
在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有着实实在在的快乐,“散养”在那个年代是常态,学习与玩乐是1:1的比例,什么是补课,别开玩笑了,晚一点儿放学我都坐立不安。
尤其生活在部队大院,基本不见我妈做饭,她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我每天除了食堂就是邻居家,那时候好羡慕那些有时间做饭给孩子吃的妈妈。长大后批判过老妈:那个年代的女人里估计最自我的就您老人家一个吧!老妈说除了后悔那时候不够关注我之外,剩下的都不后悔。所以我的后遗症就是特别想把自己的生活过成得烟火气十足,以满足我童年缺失。
我们家很少要外卖,我努力地让一家人理解什么叫家里的饭比外面的好吃,我沉浸在厨房里不可自拔,我对孩子不训斥只讲理,我学会控制情绪。这都是我妈未曾做到过的,但也感谢妈妈给了我自主生活的能力、开朗乐观的心境!
缺憾并不代表遗憾,有的时候倒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