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可能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人生赢家

2015年7月,我在深圳的一家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总部实习。我们这批70多个实习生,都是在3000多人的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获得实习机会的。几乎每个实习生,都有着不错的学历背景(至少本硕双211以上或海归),掌握着不错的专业知识(如考取了CPA、CFA等证书)。

我们都希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在金融领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使自己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有一天向我们当时的领导那么成功。

领导是山东人,90年代初的时候,很多有远见有梦想的年轻人,纷纷下海淘金,其中绝大多数人后来也都比较成功。这位领导和他当时的一位朋友约好一起下海,只不过,他只到了深圳,没敢再踏出去,他的朋友去了美国,现在有着上亿的资产。

当我们这群人纷纷向领导讨教成功的秘诀时,他说,在我们未来的人生中,总会遇到几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不同的是,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却没有抓住。

同样的机会,摆在大家面前,为什么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却没有?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今天,我只谈论我所认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眼界。

在网上曾经看过一段视频,1998年的马云,想与某政府机关进行合作,合作项目关于互联网的,但是由于当时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并不怎么样,尽管马云说得绘声绘色,但依旧没有成功;电影《乘风破浪》里,当小马马化腾每天沉浸在他的互联网世界时,他的“大哥”却认为他是无业游民,甚至拿出自己所有的资产屯购BB机,并错误地认为自己以后一定能发财。

雷军有句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我相信,即使马云、马化腾没有成功,今天的中国,也一定会有淘宝、会有QQ。他们能够成功,当然离不开他们多年的努力和自身独特的品质,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嗅觉和远见。

最近几年, “互联网+”悄然兴起,在这个风口上,网络直播、在线教育、互联网创业、社群营销者不乏少数,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新兴行业的领导者,大多是那些最早进入这些领域的人——因为他们最早发现了“互联网+”的潜力。

未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点击关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