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东山有一景点现在存在于传说中,并且有一个非常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名字桃源洞,据说别有洞天,如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般。在昆山老一辈人口中,此洞曲径通幽,能够直通常熟虞山的,记得从前我与几个朋友曾经备火把进洞探幽,我想虽然不能寻找到世外桃源,不过去摸一摸尚湖冰冷的水流也堪去找些钱柳故事,只是后来一因洞太深邃,二是勇气不足,故而只好放弃。老人们说这个洞与常熟相通,而且有板有眼,说很久前昆山人常熟人常川梭其间,有走亲的,有访友的,有经商的,有仕宦的。而神话的终止是来自于两位寸步不让的先生,因为此洞昆常交界处只能容一人经过,某天两位正好狭路相逢,互不相让,而且都是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结果按照剧情发展,两人化为两块石头,终于将路堵死,而后此洞再不相通。说来奇哉怪也,据说此洞从此后所产昆石为全山最好,也不知是否沾染了人的灵气。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消息传开后,此洞成为那些偷挖昆石君子常常光顾区,最后有关部门只有将它封闭,因此这景点昆山人也只有听人说说。
桃源洞上面倒是有个实实在在的景点,叫仙鹤亭。此亭顶上塑了一个仙鹤,人坐亭中可尽览东山风光。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所谓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这个亭看似超然,来历却颇不超然,1923年,北洋军阀曹锟为了竞选总统,花钱收买全国各地议员。其中昆山籍一名议员也得到了行贿支票,而事泄被昆山老百姓得知,就用尽方法截取这张支票。后来就用这个钱在玉峰山东山建造了这座仙鹤亭,因为鹤传说是仙家之物,以示超然。于是这样亭有两个名字,一个叫仙鹤亭,一个叫贿选亭。不过亭联倒也不差,山有神仙骨,林多草木香,倒是很超然。
而东山脚下,却长眠着宋代一位词人,此人姓刘名过字改之,怎么样有没有想到神雕大侠杨过?此人出生江西,长眠于昆山。昆山虽地小,却有唐一诗人生在昆山,宋一词人死在昆山,也算佳话。唐人孟效,父亲在昆山为官,故而出生在昆山,我们从小就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便是他的诗句。而刘过,少有大志,盛有诗词名,不过屡试不第,漫游江湖,终老昆山。刘过号叫龙洲先生,可能有人没听过,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几位朋友可都是大大有名之人。辛弃疾,陆游,陈亮这三个大家都是刘的朋友,而大名鼎鼎的岳元帅有个孙子岳珂,也是与他交往甚多的,其中辛弃疾更是与他相交莫逆。在书中记录初时,辛在浙东做官,刘过闻名前往拜访,因为刘为人狂傲,辛手下通报人故意夸大其词说刘很是无礼,辛待刘进见后故意怠慢,斜眼相对,说听说你很会写诗?刘答道天冷,赐酒温暖后即能。辛于是赐酒及羊羹汤,刘接酒时手一颤酒流出,辛便以流为韵,刘当即吟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管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管城子是代表笔,而关内侯这句更从汉人烂羊头,关内侯中所得,刘随口便吟,非常应景,辛闻后大喜,随后开始与刘交往,发现彼此都有光复中原的雄心,于是成了知交。辛多次救济过刘过,当知刘一个是出手豪迈,二是呒没啥钱财的。刘过词在宋词中当占一席之地,长眠在昆山,而且墓地能保存自今,八百年来一直安安静静,为终老昆山,选对地方可以算打造了名片。
哈哈哈,你看小黑瞎讲讲果然是为昆山在广告,停停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