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给糖糖报了15次一对一的游泳课,办了30次的游泳卡
游泳课200元一节,游泳卡40元一次
昨天跟婆婆说让她送工作日糖糖去上游泳课
她话里话外表示自己也想学游泳
这个真是挺让我意外的
天知道一个快70岁的老人,想学游泳是为了什么?
为了学一门技能,自救?为了锻炼减肥?
头脑简单的辉哥,也能听出他妈妈对下池游泳有很强烈的需求和渴望,于是他说,你可以下池试试
于是今天晚上在准备孩子泳衣时,老太太也开始找自己的泳衣、泳帽,准备明天下池游泳啦
但是13岁的果果跟他奶奶对泳池热烈的向往态度截然相反,他坐在床上跟我商量:
妈妈,我能不能不下池游泳,游泳馆池子那么小,花40块钱很不值得
就在水里泡那么大一会儿时间,就划一次卡,40块钱我很舍不得
这个孩子骨子里这种节俭到抠门的基因,我很好奇他这个基因是从哪里继承来的
有点儿可以肯定,肯定不是从他奶奶那边继承来的,因为奶奶对自己是异常的大方
这个孩子天然缺失「配得感」跟他奶奶,天然拥有「配得感」也是迥然不同
不会游泳的奶奶从来没觉得自己下池一次,花40块钱很不值得
她甚至都没问我下池一次要多少钱,不管多少钱,她都要下池,因为她想游泳
哪怕她不会游泳,可能只是池子里泡一会儿,哪怕是温度30度的泳衣,不是温泉
她想泡,她想下池体验,她不需要关注价格,这就是老太太天然「配得感」的体现
在她眼里,她值得拥有一切,值得拥有所有
一个高「配得感」的奶奶,搭配一个低「配得感」的孙子,于是今天晚上就出现了着反差对比的一幕
一边是站在门口,反复试探想下池游泳的快70岁的老太太,她用:办了这么多次,是不可能游完的作为理由,给自己下游泳池找借口
一边是坐在床上,反复说自己不想下池子游泳13岁的果果,他觉得花40块钱游泳不值得,不太想划一次卡
其实我们平时按月给婆婆零花钱,赶上节假日,我还额外给她发红包,对于花40块钱游泳,我没有不舍的
我只是很好奇,我家婆婆是怎样的思想,没有任何养老金的她,总是一副自己值得拥有最好,体验最好的想法
总是拥有于自己年龄、财富不匹配的消费观和消费欲,对自己异常的大方,拥有超级高的「配得感」
在她的意识里,丝毫没有,她根本不会游泳,下游泳池泡着有些吃亏,有些不舍划游泳卡
她完全不会像果果一样不舍的划这次游泳卡,她觉得自己完全值得
她这种思想,跟她的大部分同龄人都不一样
相信很少有老太太不会游泳,愿意花40块钱去泳池中泡着吧
不止是花40块钱去泳池中泡着很多老太太不会干,就是很多正常的需求,很多老太太也不舍的,比如老家与我婆婆
同岁的我的妈妈,她又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丝毫没有任何「配得感」,她总觉得自己能力方方面面都不行,自己吃
啥穿啥都是命运馈赠了,对生活格外节俭,不会浪费一分钱
大半夜不睡觉,记录这件事儿,是对我触动挺大的,不是不舍的40块钱,毕竟我现在挣钱能力还可以,不是那么在意金钱,我只是对人和人之间「配得感」巨大的差异,感到好奇和纳闷
其实我也是一个配得感不强的人,从小被正规教育对自己要节俭、对别人要舍得、老人应该节俭,老人不应该花没必要的一分钱,这种思想观念下熏陶的我,赶上婆婆这么强的「配得感」,不计成本对自己大方,我有些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也要接受,码下这些文字,睡觉吧,希望知识和智慧能解开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