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看到你这个问题,不免想到罗胖在跨年演讲的晚会上讲到的几个例子,一个老者在60岁的时候感慨,我要是在20的随时就开始学习拉小提琴,那么我现在就有40年的拉小提琴经验了,现在老了,学不了了,没想到的是他活到了100多岁,于是又感慨我要是在60岁的时候开始学,那也有几十年的经验了。
我们不要老是把想法留在脑子里,想到了就要去做,在实践中得出结论,不要因为这简单的外在因素,错失了一个好的学习机会。
姜淑梅,她在60岁以前都不识字,待在大山里工作了大半辈子,听到莫言的书,她想,这些我也可以写出来,于是就立志开始学习认字,在74岁的时候出书《乱时候,穷时候》。
自从成了作家之后,姜淑梅可谓是“名利双收”,人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了。“以前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和临时工,活得很善良也很卑微,但是现在她觉得自己有价值了,有存在感了。
做事不怕起步晚,就怕寿命短,年轻人不怕起步晚,千万别偷懒,不下真功夫,学不来真本事。”今年81岁的姜淑梅常说。在她看来,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
你现在27岁,还很年轻,各方面的条件都在巅峰期,此时不学更待何时,也别说没时间,只要你想去学习,你肯定能挤出时间来的,只要你的意愿足够强烈。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平常上班特别的忙,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上玩班后已经很累了,但是她却不为自己找借口,每天坚持4:30起来读书运动,没有时间那就自己调整出时间,不为自己找借口,因为她觉得读书锻炼身体对自己很重要,在工作时间内不允许自己有调动,那就从别的时间挤出来。
大家的一天都是24小时,有的人活得很充实,有的人活得很累,最重要的是你觉得你的人生中什么最重要。
人的一生,除了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外,还有有自己热爱的事情,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就不会觉得学习什么东西迟不迟了,反而是会觉得这时间不够用,得把每一天都好好的安排好,好好的珍惜,活出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