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人发狠话:
等我有钱了,我就去买2辆宝马,一辆前面开道,一辆后面护航,我在中间骑自行车。
等我有钱了,我就去买2栋私人别墅,一栋住人,一栋养猪……
|NO.1|
这种思维还真是天真到可怕……
千万别让他有钱,他有钱了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 NO.2 |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个美国哥们,中了大奖,然后还没等到领奖那天,就嗨死了。
他得知自己中奖之后,兴奋到极点,然后喊上一票兄弟,连夜包了一个豪华游轮,请了很多美女然后吸粉嗨了一晚上嗨大了,就嗨挂了。
“等我有钱了……然后嗨死了”。
我们一直把某一个目标,看的太重太重,好像生下来所有的努力全部是为了它。所以它就成了生命的全部,不大可能完成,甚至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绪——害怕成功。
因为这个目标一旦完成,后面该怎么办?从来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完成了,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实现了,后面就是等待被摧毁。
相信我,这类目标的特点往往是非常具体而量化的。
** | NO.3 |**
我们不要有这种终点式思维,一旦完成就万事大吉,再也没有动力做任何事情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完结了。
这样极易丧失信心,丧失目标,丧失勇气,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就从骨子里害怕完成目标,害怕成功。
潜移默化中,就感觉这个目标特别特别难,就倾向于不去完成它,而是完成到80%90%的时候徘徊不前。
| NO.4 |
我们要真正突破这种思维的局限,那么只有提高我们的认知,而且是正确的认知。
目标变化多样,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有终点式思维,总觉得辛苦那么一下子就能够一劳永逸,永世不用再干活了。
这种终点式思维不仅坑自己,也让自己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知道,目标,至少分两大类。
第一,量化的,具体的。这种目标,比如我要达到月入8000,月入上万,这样的目标,可以辛苦一阵子、努力一下子就能达成。
第二,非量化的,抽象的,不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目标。我要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成长引导者。这类目标,永无止境,却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不断进取一点。
| NO.5 |
所以,我们在制定大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就不适宜使用量化的具体的目标,因为一旦完成它,将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比较适宜的是抽象的、不随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目标。
在这个大目标的实现道路上,我们可以用量化的具体的小目标来激励自己不断看到成效,然后会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不应该有“终点式思维”,做任何事情都是系统性的,要有不断完成一个小目标的里程碑式的思维——“里程碑思维”,它仅仅代表了我们一个阶段的结束,还要展开新的旅程,继续出发。
| NO.6 |
以前有人采访过一个国际知名马拉松选手,问他是如何成为常胜冠军的。他的秘籍就是,提前一天去熟悉赛道,在每个关键节点和拐弯处寻找目标建筑,到达一个目标建筑后,再向下一个目标建筑努力,这样做的好处是,他永远有不近不远的小目标在完成,永远在激励自己,直至终点。
所以我们完成了一个目标,只可以视作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断不可有一劳永逸的终点式思维。
| NO.7 |
终点式思维,害人害己,而且让自己迟迟不肯收获成功,因为害怕成功之后的空虚。
里程碑式思维,恰恰是我们应该多注重的思维,他是不断延伸的,又能不断给自己一个正向的激励,让我们走的更远,走的更快。
比如,我们坚持写文章,不要以为写了100篇,1000篇,人生终极目标就实现了,我就人生自由了财富自由了,这才哪跟哪啊!
但是,我100篇写完了,一定会获得进步,1000篇写完了,一定会收获更大的进步,这就已经是成功了,不是吗?
做一个温暖的人,大熊会逆袭联盟成员,黑糖+阿胶黑糖微营销一级、轻虹减肥社群群主、乐于助人会联合创始人。
服务超过100+微营销代理和接近500名付费减肥会员。
——梁浩瀚
乐于助人会
乐于助人会是纶子和浩瀚共同创建的一个以“互助微创业”为基础的互联网营销实战社群。主要输出内容为“个人成长”和“社群微营销”两个方面。
1.使命:让每个人有更强大长久的个人品牌。
2.愿景:提高每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3.文化:乐于助人、善良、热心、有学习力和执行力。
4.价值观:提倡乐于助人,有执行力,真诚帮助和鼓励;反对自私自利,只求索取不懂付出,抱怨埋怨,咄咄逼人,卑劣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