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生而知之,是最高等级的;孔子所在次之,是学而知之;老师说,他属于更次之“困而知之”,意思是,生活当中被困住了,(如要创业、要带团队、要带孩子,很难)要勇敢去面对,通过不断学习,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难。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更次的“困而不学”阶段,“困而不学”也即虽然身处困境,但,不去通过学习改善这种困境。
如何才能让更多人过渡到“困而知之”的境界呢?这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孔子所想要表达的是:人要进步,首先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一个人,如果不去努力觉察自己,不管处于何种情况,就算是在困难的境况都能全然接受,ta对自己的现状,就不会有更高的认识,而此后的生活,也会一直处于当时的水平,想要跳出圈层,重新定位,一定会非常难。
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目前的生活存在局限性,并且承认这种局限性,想要追求更好的状态的时候,才会思索变化,才会有动力去寻求突破现有圈层的方法。接下来,才会去自行摸索或者是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于是,会有学习,也就是老师所说的进入“困而知之”层面。
多看、多听、多去用心体验,才能从自身认识角度去辨识哪些是“善”,是适合自己“从之”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