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记得上一次放风筝是在我九岁那年,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竟然没有一丝印象。今天,我又一次迎着春风,拿起风筝,从起到落,从落到起,每一次失败都有不同的感受,遂记如下。
当我第一次尝试让风筝飞起来的时候,由于这个地方风力太小,我的风筝在空中难以坚持,摇摆不定,没飞一会儿就落了下来,反复几次过后,我忽然意识到应该找一个风力大一些的地方,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兴奋。
春天的公园是欢快的,莺歌燕舞,处处鸟语花香。就在我换了一个场地,将风筝缓缓放飞时,一棵“拦路树”紧紧勾住了我的风筝线,久久不肯“撒手”。狭小的空间让我不得已再次换了个地方,此时我虽然十分的懊恼,但却还是安慰自己:事不过三,最后一次,这次一定会成功。
于是我又继续找了一个风力足够大,且地形宽阔的地方放飞风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与地利此时都占了,但在奔跑的时候,我的愚蠢的鞋子却掉了,不仅让正在翱翔的风筝急急落下,更是自己摔了个狗啃泥。我非常的愤怒,一把枪盘重重地砸到了地上,怒吼一声:“不玩了!”
但当我又看见天空中飞起五花八门的别人的风筝时,还是默默的捡起了地上的线盘,打算在与他斗上个300回合,我就不信今天我放不飞它。妈妈在一旁默默看着,微笑地说了一句:玩的耐心放一半在学习上就好了。
是啊,我在放飞风筝时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却还是一次次地拿起了风筝,向着有风的方向走去。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怎么一到学习中,我就总是想放弃,总是想躲避呢?
记得之前妈妈让我看过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他在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亲人去世、学费拖欠,身不由己。耗尽心力只为争取那些对别人来说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生活给了他无数场大风,但是他还是一次次迎难而上,这种精神令我忍不住落泪。
正如我手中的风筝一样,无论风多大,他已能在我的控制下,遨游在空中。前提是你要有一颗迎难而上的决心,要坚持不懈地向风吹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