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名山之一,在九华山的云山脚下,有一盆地,盆地中有座寺庙,这座寺庙可以说是九华山78座寺庙中的的开山祖寺,是东晋年间怀渡僧人建造的,随着历史的变迁,之前的建筑早就已经破败,现在的寺庙是在唐朝时期修建翻新的,并为寺庙取名为化城寺,用作地藏菩萨的道场之用。
化城寺的名字也是有来源的,据传释迦牟尼曾经和一个小沙弥下山去布道,途中的山路复杂多变,蜿蜒曲折,重重阻碍,小沙弥渐渐地感觉自己口渴难耐,没有前行的力气了。释迦牟尼见此只好伸出手往前方一指,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城池,便让小沙弥去化斋,试图让小沙弥继续行走。这是九华经文中的故事,寺院取名为化城寺也是为了激励僧人研修佛法之意。
化城寺占地面积约有3500多平方米,寺院内的建筑是采用的砖木结构,墙壁和瓦顶是砖墙,横梁、柱子都是用闩缝对榫的传统方式,没有采用一颗钉子。在寺院的横梁、门匾上都刻着精美绝伦的图案,有各类动物和花草树木。
化城寺经过多次火灾之后的重建,现在还保留的建筑一共有四进。第一进是灵官殿,殿内高16.5米,左右两侧还有厢房。第二进式天王殿,殿内高20.5米,宽20米,在院落内还有一个落水天井,天王殿的两侧还有伴廊。在殿内的上方是一处藻井,藻井的四周呈现满天星的形状,造型精美。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高20多米,大殿内的横梁上原来还有明清两朝皇帝赐下的匾额,可惜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灰烬。大殿内的佛像台基石由汉白玉堆砌的,在殿内的正上方还有三个大小不一的藻井,这是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
大点的藻井在四面八方雕刻着飞龙,一共有八条,再加上顶端还有一条蛟龙,也被人成为九龙,藻井中还有一个珠球,戏称为九龙戏珠。第四个院落是藏经楼,藏经楼有三层,20米高,14米长,这是明朝时新建的,有6000多卷经文,其中保存着完好的涅槃经,还有华严血经,这篇经文是明朝当时的百岁官无瑕用自己身上的血,配方独有的金粉,用28年的时间制成的。
在寺院的前方是一个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个月牙形状的莲池,称为月牙池,据传这是当年地藏的放生池。以前寺院内还有一口一万斤的大钟,后来在战乱中被损毁了,现在保存的古钟,大概有2000多斤的重量,有一丈之高。
古钟的铸造施恩精美,重量也比平常寺庙的古钟要大很多,但是古钟的音质洪亮清澈,如果用手轻轻扣住可以听到清脆的钟鸣声,如果用木槌敲击铁钟,余音可以绕着山谷慢慢回荡。在夕阳西下之时,听着这悠悠的钟声,心中会格外的宁静。
化城寺现在是九华山历史文化馆,将之前保存在寺庙月神殿西侧的文物珍宝搬了过来,比如槌、玉如意、竹根雕狮子等文物,其中还有康熙、乾隆的手谕亲笔。如今去华城寺游玩,还可以目睹竹海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