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帮莫逆之交,相识超过10年。因为曾同甘苦、共冷暖,彼此说话自然无须客气也不用避讳。
互损,是相聚时的基本语法,几乎从未有人因此而介怀,偶尔发点小孩子脾气退个群啥的,也是三五日又复返。
前不久又有人在群里发一个段子,楼下马上有人接上:冷!好冷!
群里随即沉寂半晌。
若从前的我,此时可能早就煽风点火再顺便踩上两脚了。但不知是年纪渐长,还是这两年赋闲在家修心养性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然觉得这种话风并不是那么值得提倡和发扬。
当然,这帮朋友之间,肯定不会因此而生嫌隙,但倘若交情没这么深呢,恐怕就难说了。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爱讲冷笑话的人。
或许有些人天生就是段子手,个个精辟,从不失手;
但总有那么些幽默感偶尔失调的人,讲出来的笑话的确不那么好笑。
旁边有人嘲讽挖苦两句也许没大多点事,但如果每次都这样,恐怕真正冷的就不是笑话,而是讲笑话那人的心了。
说到底,爱讲笑话的人,其实大多是热心肠,发点段子,无非想让圈子热络点。
换个角度,当你是朋友才愿意分享,可如果每次都遭遇当头冷水,渐渐的,也许他就不再以分享为乐了。
朋友间的关系,有时就好像相声表演里的捧哏,只会逗不会捧或者只会捧不会逗,那在相声界里面叫作“瘸腿”。
就连《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跟郭靖讲故事,都一定要让他每次主动追问“然后呢?”,可见聊天时接话艺术的重要性了。
所以,偶尔打击朋友的积极性或许无伤大雅,但过于频繁,真可能无意之间就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薄了。
推而论之,朋友给你介绍他喜欢的电影或者音乐,你总说“太Low”;
想跟你聊某个话题你说“不感兴趣”;
请你吃大餐,你挑三拣四皆称不合胃口;
千里迢迢远行回来给你带礼物,你说人家挑选得没诚意;
一片好意群里发红包你抱怨太少……
长此以往,再铁的关系,也难免由亲至疏。
交流观点同样如是。
“求同存异”虽是老生常谈,但确实不无道理。
如果凡事非要争个面红耳赤,每个领域都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王道。
渐渐的,就没人愿意跟你交流了,即使表面附和,或许也只是懒得跟你理论罢了。
朋友间虽贵乎真性情,不需要太多掩饰和刻意迁就,但偶尔让对方舒服一点,少损两句,你也许少了些当下的快感,但朋友之间也少了一言不合就翻船的隐患。
我不是教你虚伪,而是适当的尊重和体谅。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子云“推己及人”,盖如是也。
所以,珍惜你身边每个爱讲“冷”笑话的人吧。
有他们的“冷”,才有朋友圈子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