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本》读了133页了,三分之一多点儿。老师今天说,读的挺慢的,要不要继续读下去?正想这个问题,翟老师说:“读吧,把一件事做完挺重要的”,这句话让我有些感动。
然后又想了一会儿,就说“读的慢点也不要紧,就慢慢读吧。翟老师说得对,把一件事做完这件事本身就是挺重要的”。事实也是如此,慎始以敬终。初心易得,始终难求。
又想了想,这本书读起来确实不太容易,但是还是很有收获的。想想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周六晚上会有事儿就没读,但是空了一段时间还是会想要继续读下去的。接着读的时候,偶尔翻翻以前没读的或者读过的几句或者几行,又会冒出一些新的感触感悟理解与获得。
想想这样读书的状态也挺好的,细水长流,静水流深,可以来,可以去,去了也可以再来,自由开放包容随意,就这么慢慢往前走着,不知不觉也读了三分之一多了。那些中间错过的部分,就像是细细的水流流着流着不见了,但是因为水深地下河床还是在继续流淌,然后走着走着,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突然又冒出来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一直走下去就好了,毕竟这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深水,不走到最后,你怎么会知道这条河流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山势使人离,水势使人合”,一直走下去,小水流就慢慢合起来了,所谓“百川东到海”,走到最后,一定会走到海边看见海鸟的吧!
想最初,一眼看过去也不是感觉这书就象天书一样嘛,读着读着也不陌生了,看着看着,套路也慢慢熟悉了一些,收获都是不知不觉的。想起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心理咨询的意义在咨询之外”,一个人难道真的是在一周一个小时的咨询时间里面改变的嘛?
当然不是,这一个小时只是种下了一些细小的种子,体验感受嫁接了一些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思维模式感知模式行为模式的片段,一点点积累起来在生活里慢慢发酵,然后在真实的生活中慢慢地发芽开花结果,通过这个漫长的过程慢慢地颠覆了过去的自己,一步步获得了深深地满足和疗愈。
所以,读一本书也是如此,选择了开始,而后坚持的意义便甚于读书这件事本身。我常说:“知道一条路和走这条路不是一回事,走这条路和坚持走这条路也不是一回事”,便是如此。
用今天读的“正”这个字里面的两句话“行向一定鹄的而欲有所获”,“射者之矢亦向鹄的而行”来思索一下,就是说要向着最初设置的目的地一直走下去,这就是正吧;如果中途而废,就会“空乏”“匮乏”,也就是书中对“反”的解释。
仔细想想,这个解释还是很有意思的。
再回头想一下,这是“天雨粟读书会”开始以来读的第二本书,读第一本《天雨粟》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雨粟粟,铺天盖地。
而这一本《小学识字教本》此刻想一下,给人的感觉象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又或者象是夏夜丛林里飞来飞去的无数萤火虫,泛着幽幽的光,忽忽闪闪,格外美丽。
想想,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空了过来数数星星,捉捉萤火虫那都是很开心的。“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啻微茫,造炬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