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杰军[归然书院院长、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会长、欧神诺陶瓷董事长])
2019年4月20日,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陶城报》主办的“大变局 新突破”论坛上,主办方出题邀请我分享对工程渠道的思考——“解密工程之道”。我来解题并回答了“陶瓷行业会不会出现富士康?”“房地产公司会自己做砖吗?”、“工程渠道靠一个工程总监行吗?”等行业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在整个建陶行业掉头向下的大趋势下,整个渠道同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2C转向了2B,我将它称之为换赛道。换赛道的意思,是以前行业销售渠道主要面向零售,现在随着消费者迭代、房地产集中度的提升,集中采购使得行业销售渠道整体转向了工程。与此同时,建陶企业从整合者变成了被整合者。建陶企业在换赛道过程中,被规模化,被规范化,被信息化,被资本化。2C定义品牌高度,2B定义企业规模。因此,新赛道对企业的考验,是需要进行2C+2B的全渠道拓展。
2B考验的是企业综合运营能力,其中包括品牌运行能力、渠道拓展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大规模服务能力,现在不是单项比赛,而是全能比赛。
因此,2B需要建陶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快速决策,高效运行,及时支付,是模式创新的核心方向。
换赛道:建陶企业从整合者变成被整合者
中国建陶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开始成长,到现在30年,我们走过了一个高峰,突破了100亿平方米的产量大关,2018年,又掉破了100亿平方米的大关,整个行业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了。
2008年~2018年中国建陶产量数据统计表
但是向下到什么地方?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关领导预测,行业产量未来有可能下降到60-70亿平方米。即从100亿平方米下降了三分之一,或者跌到一半再回弹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行业变化很复杂,太难预料了。但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意大利近十年来瓷砖产能的变化,2008年后,意大利瓷砖产量从6亿m2左右,下滑到了3亿m2,又回到今天的4亿m2,也刚好是下滑到原来的一半,然后反弹,最后维持在原来产能的三分之二水平,跌掉了三分之一。
这一变化是消费需求引起的,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房时代,对建陶的需求也在大幅往下跌。需求快速下降的同时,行业还出现了几个问题,比如消费者在进行快速迭代,比如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接班,从创一代到创二代,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二代,可能就没办法成为躺在父母财富上享受的富二代了。
当未来行业整体下行三分之一时,行业怎么走?企业怎么办?哪些企业能发展?哪些企业能留下来?哪些企业会被淘汰?这些都是行业目前碰到的很大的问题。
行业在快速变化,怎么办?企业竞争已经进入的不是白热化竞争阶段,而是换赛道的阶段。什么是换赛道?从2C到2B。2B是什么?比如精装房、整装、全包、半包带来的集团采购,以前行业都依靠零售,现在都变成集团采购,一旦集团采购就变成了工程渠道,不再是终端客户直接购买的。一些企业居中整合集中采购,我们都当成工程。渠道因此出现了剧烈变化,所以用换赛道形容当下的竞争态势,我觉得是比较准确的。
这种换赛道的过程中,竞争特征是什么呢?一句话,只有趋势,没有硝烟。在我们这个行业,同行见面大家还是兄弟、好朋友,在竞争过程中没有硝烟,不是寡头与寡头之间白热化的竞争,没有你死我活。既然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什么又是你好我不好呢?应该大家都好才对。但市场蛋糕只有那么大,甚至还在变小,于是此消彼涨成为必然,不像以前处于高速增长期,蛋糕在不断变大,大家跟着增长。所以,现在就看我们的企业能不能踏准步伐,能不能顺势而为,这是趋势问题。
现在行业碰到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十亿元左右规模的企业最痛苦。为什么会这么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分析一下,十亿元左右的企业,大部分渠道都是2C,可能以前习惯用四、五个子品牌,布局了非常多的2C渠道,一直躲在2C的舒适区里,不愿意出来。但是这两年,这个舒适区的环境开始恶化,多品牌运作出现了问题,特别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品牌的日子,可能不那么好过。当一个主要品牌还过得去,其他子品牌都不好过的时候,掉队起来就很快,日子就不好过。这就是由于渠道变化造成的。
渠道变革从2C到2B,行业里面又出现了一句行话,“赶快去招工程总监”,这是行业最近热门的观点,2B就是做工程,这也是主办方陶城报今天给我出的题目,既然媒体都能听到这句话,可能就真的有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为什么会有?2B是不是就是做工程?我自己的感觉,现在的2B与以前做工程确实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
若干年之前,做工程最好的主流品牌,比如诺贝尔、新中源等。那个时候大量的工程是政府、学校、医院等或商业体,房地产住宅都是毛坯房。只要经销商或工程代理有关系,就可以去做。但是现在的2B不是以前的“做工程”,而大量的是精装房、整装、全包、半包等集团采购,情况变化比较大,现在有的企业找不到北了,因为此2B非彼2B。所以,以前做工程靠关系。现在做2B是靠能力,综合运营能力。
2B与2C根本的区别,就是定价权的问题。以前2C时代,陶瓷企业是整合者,掌握定价权,现在到2B时代,房地产企业成了整合者,陶瓷企业成了被整合者,定价权移交到了房地产企业手中,我们从以前的整合者,变成了被整合者。以前我们做整合者,可以做得很好,企业算一下可以赚多少钱,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算一下赚多少钱卖给客户,定价权在陶瓷企业。而成为被整合者之后,我们失去了定价权。
什么叫换赛道?本质在哪里?就是我们从整合者沦落为被整合者,从以前的主动,慢慢开到了被动的车道,这个就叫换赛道。成为被整合者的结果,就是行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建陶行业进入成熟期
以前我一直不断在说行业的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我现在终于感受到了,行业开始进入成熟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首先,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建陶企业“被规模化”。一旦要跟2B客户合作,他不是给你一百万、一千万的量,而是给你一亿、十亿的量,你做得了吗?因此,赛道换到了2B,我们会“被规模化”,行业集中度被迫集中、被迫提升。此时,建陶行业从差异化竞争时代,开始走向规模化竞争时代。规模化经营,成为了主流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为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不愿亲自去建材市场采购瓷砖,2C渠道在不断衰退,所以现在建材市场都冷冷清清。市场采购量在不断向2B渠道集中,这时候,你不规模化行吗?所以,这也是2017年初,唯美集团与新明珠投资30亿元人民币入股恒大地产,取得恒大地产1.32%股权的内在逻辑。
再就是“被规范化”,因为2B的业务都是规范的客户,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我们不规范行吗?
其次是“被信息化”。建陶企业需要有大规模服务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一能力,特别是跨区域、跨企业协作的时候,没有信息化的平台是不可能做到的。
再次是“被资本化”,建陶企业失去了定价权,还要给房地产企业垫钱,企业有垫资的能力吗?所以我们被资本化了,不得不依靠资本市场去融资。
最后,就是企业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进入成熟期之后,对企业最大的考验在哪里?现在考验一个企业的,不单是产品强、产能多、成本低,最关键的考验,是我们的综合运营能力。
综合运营能力的第一项,就是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要充足,而和房地产企业合作,需要大量垫付资金,于是企业想从资本市场融资,但前提条件就是规范化。现在科创板注册制是保荐人终身负责,所以企业信息的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一旦出了问题,对保荐人的责任追究是终身的。
那么,企业的规范化是什么?规范化是一种系统能力,包括财务规范、运营规范和治理结构规范等。大家一听规范就想到是规范纳税,这是非常大的误区。在企业规范化运营体系里面,财务规范可能只占30%,70%是运营过程规范和治理结构规范。运营过程规范是什么?比如跟上市公司合作,双方的运营体系能不能有效对接,关系到交易成本的问题。治理结构规范,是建立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退出机制等。有很多家族企业规范不过来,是因为企业文化基因问题和系统化信息化能力不够。
综合运营能力第二项,是渠道拓展能力,这是大家碰到最多的问题。2B的采购商,主要挑选的是行业主流品牌和头部企业合作。有企业想只做2B,不做2C了,但房地产商为了品牌溢价,一般只选择行业有名的头部企业或知名品牌合作,所以企业不做2C还不行,2C定义品牌高度,2b定义企业规模。企业在做好2B的同时,还要做好2C,2C做不好,2B就没你的事,这就是渠道拓展能力。
所以,现在的新赛道在哪里?就是2C+2B全渠道拓展。全渠道拓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企业的产品线够不够齐全?对不同的渠道,要开发不同的产品,精装房需要有精装房的产品,全包需要有全包的产品,半包需要有半包的产品,零售需要有零售的产品。一个新产品开发出来,可能有十几个系列,几十上百款产品。新产品开发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每年推一两个系列十几款产品出来就够了,现在不行,现在是针对渠道做产品研发。
当企业产品线那么长的时候,就需要很多条生产线,单线产能也需要很大,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规模化。不想做规模都不行,于是被迫规模化,否则没办法做。在新的赛道里面,规模化就成为必然。
2018年,欧神诺公司成立20周年,我写过一篇感悟文章,《献给心中的女神—欧神诺》,有一句话说到,“从未像今天那样感受到规模的重要性”。大家也知道,我是陶瓷时装化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一直以来欧神诺都以差异化的创新产品赢得行业的尊重。但企业小的时候做差异化没问题,今天却不得不走向规模化,不是说一定要做多大,而是在新的赛道里面,被迫规模化。
规模化经营最重要的,是供应链整合能力,这也是新赛道最核心的能力。因为在这样一个失去定价权的时代,我们就会被定价、被整合。以前别人给的价格低,成本一核算赚不到钱,我们可以不做。被定价的时候,这块砖不是你说卖多少钱就多少钱,现在已经换了赛道,我们失去了定价权,那么,怎么将客户给的价格,做到自己还能赚钱,这就要靠供应链整合能力。
以前我们关注什么?产品和成本,现在是重点关注供应链效益:高性价比、及时性和高效率。打个比方,一块砖从佛山发到北京,可能运费10块钱,如果从山东发过去,运费变成5块,另外5块钱就是供应链带来的效益,这才是核心。当我们丧失定价权,利润空间被房地产企业压缩的时候,自己有没有这种供应链整合的能力。
建陶行业会不会出现“富士康”?
社会现在出现分工,一些企业在整合资源,一些企业在配套资源,两者之间形成战略合作,于是,就形成了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而实际上,在建陶产业链上,房地产企业才是最大的资源整合者,银行为他们提供资金,材料供应商垫资为他们提供产品,政府提供土地,房地产企业整合了供应链。头部建陶企业与房地产合作,头部企业又成为建陶行业供应链的整合者。那么,建陶行业会不会出现“富士康”?
我们可以分析,房地产行业与建陶行业的合作,跟苹果和富士康的合作不一样。房地产公司的支付能力比较差,同时它们又需要品牌赋能,为什么科勒、TOTO好卖,因为房地产需要科勒、TOTO的品牌赋能。而和富士康合作的苹果公司恰恰相反,现金流非常充裕,品牌也强大。只有现金流非常充裕和品牌非常强大的时候,你才可以整合其他的,合作伙伴会越来越多。头部企业要成为一个整合者,必须具备这两点,现金流非常充分,且品牌强大,而品牌强大就必须把2C做好。
但是光出现头部企业的整合者还不行,还需要对等的被整合者,如富士康与苹果为什么相爱相杀十年,一直以来都是苹果最稳定的无可替代的供应商?因为富士康承接了苹果每年70%以上的订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富士康的价格比较低廉。2018年,苹果5.8寸新iPhone X的订单被富士康全部拿下,而6.5寸iPhone X Plus也拿去了90%的订单。苹果与富士康两个公司相互成就,如果没有富士康的话,苹果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苹果的话,富士康也不能达到今天的辉煌。
那么,建陶行业能不能出现这样的不可替代的“富士康”呢?我认为,行业会出现一批专业制造企业,但出现“富士康”的机会,目前还不够成熟。因为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比较分散,那么陶瓷企业服务的时候,如果依托行业“富士康”企业,风险很大,因为生产时间不可控,产品数量不可控,产能分配不可控,区域分布不可控。
首先,行业专业制造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水平还不够,为什么主流品牌企业都在扩建自有产能,到处投建新线,或者租赁生产线,用自己的技术人员,按自己的生产标准去生产,就是因为行业专业制造体系还不成熟,必须降低风险,加强可控性;
其次,建陶行业的专业化分工还不够细,产业链太短。富士康并不是说什么都自己做,实际上大量是组装,只做部分零件。而建陶行业从原矿开始,标准化程度就很低,不同的企业做出来的产品一致性不够,如果依托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为保持生产稳定,降低风险,企业都只好将所有生产工序,从原料到成品,基本上都是由自己完成。
再次,行业集中度不够,建筑陶瓷整体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一家企业合计营业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不超过2%。如果专业化生产企业实现大规模制造,其合作的对象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合作,也是一个问题。建陶企业需要快速高效的周转率,一旦合作对象因项目搁置没法及时交付,很快就会出现爆仓的情况,这对专业制造商来说,也是一大风险。同时,建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一千多家,因为喷墨技术的普及,行业缺少核心技术,品牌企业选择余地大,专业制造企业的可替代性强。
另外,建陶产区的差异,以及企业规范化经营的差异,环保政策等差异,造成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差异比较大。在区域上,专业化生产企业只能保持在某一范围内的区域优势,很难做到全面覆盖的优势。而不规范化的经营,又会增加很多非生产性成本。同时,各地环保政策不一样,有些产区要用天然气,有些产区不用天然气,成本相差很大。另外,像北方产区环保性停产,也给企业的稳定生产带来困扰。
最后,行业目前产品的迭代及生产线的迭代速度仍然较快,也造成了企业的不稳定性。产品迭代速度快,造成产品生命周期短,那么,大规模制造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库存风险。同时,因为建陶装备的更新迭代还在发生,企业投入新生产线,在短时间可能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当新的设备迭代完成,原来投入的生产线很快就落后了,因此,迭代的风险也很大。
综合以上因素,陶瓷行业出现“富士康”的机会,并不大。如此一来,品牌企业与制造企业无法形成稳定的大规模的战略合作关系。据我所知,2017年,行业内某一品牌企业,光战略合作的企业就达到40家,这样双方的经营风险都比较大。所以现在品牌企业不得不大量增加自有产能,以降低品质不稳定、交货期及成本把控的风险,但如此一来,品牌企业被产能拖住了后腿,影响了企业财力向市场拓展方向的投入,从而影响了品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
现在,房地产企业要求合作的建陶企业,拥有足够的自有产能。而自有产能太大,同样具有风险,会影响到品牌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线迭代速度。如诺基亚手机,拥有大量生产线,当智能手机时代来到时,就造成转向困难,从而被淘汰。
因此,品牌企业在供应链的整合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内控标准,去要求合作伙伴。与此同时,品牌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全方位配套服务,包括资金垫付、物流配送、品质保障、交货及时、库存准备等等。
2B时代考验的是企业综合运营能力
另外,不少行业人士担心,房地产公司出于成本把控的考虑,会不会自己生产瓷砖?
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这个问题,大型房地产公司的特点是项目特别分散,产品全部都要配套,资金需求比较大,如果他自己建生产线,那么,就没有了瓷砖供应商给他垫钱。而且建陶企业建设,资金规模要大,单厂、单线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工艺技术比较复杂。这样的话,房地产的项目分散,而陶瓷厂又很集中,物流成本就非常高。多地建厂产能又很难消化。再就是谁给他服务?再建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不成?如果房地产企业自己做瓷砖厂,我估计做完之后他可能就后悔了。无论从生产还是服务来看,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正因为房地产的项目需求分散,这就需要建陶企业具备大规模的服务能力,能同时为几百上千个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设计介入、样板房、订单收集,到生产、物流、供货及时性、现场验货、铺贴指导等各个环节,服务周期长,服务成本非常大。
综合所述,前面我们说的综合运营能力,包括了品牌运营能力,渠道拓展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还有大规模的服务能力等等。这是在说明什么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在新的赛道里面,或者说大变局下,陶瓷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必须向这个方向发展才有前途。不像以前做单项冠军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全能冠军,现在不是单项比赛,是全能比赛。
因此,做2B单纯依靠一个工程总监或者工程老总就行了吗?实际上靠一个人不行,我不是说要否定工程总监的贡献,现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靠价值链分配赚钱,现在靠价格链整合赚钱。分配与整合,就是整合者与被整合者的区别。
所以我们一直探讨,在大变局下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必须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变革,如果还按以前的思维,以前的套路,企业再有钱都耗不住,因为时间会消耗一切。
那经营模式创新的核心在哪里?就是决策的快速性、运行的高效性和支付的及时性。决策怎么才能快速呢?我们在房地产招投标现场,可能当场你就要决定报价,把项目拿下来。谁来拍板?要么靠老板自己,要么靠高度授权。现在很多企业出问题出在哪里?决策一个项目做不做,老板让财务去核算,财务一般都按公司过去的成本去核算,这样算出来可能就亏本了。另外,老板虽然说放权,但事事需要老板要签字,招投标项目当场不能拍板,一样很麻烦。决策出问题,照样做不了。快速决策的核心,就是实现管理的扁平化,而实现扁平化管理,要靠团队协作的信息化,要有供应链整合能力,才能高效运行,服务于分布全国的项目。
运行要高效的同时,支付还要及时,如果一直不给钱,专业化生产企业就不给你生产了。对专业化生产企业来说,可以给你便宜,但是支付要及时,这就是信誉,信誉现在是最值钱的东西。但不光有信誉,还要有钱,资本市场可以提供钱。
现在做精装房越来越多,工程是一个方向,资本市场也认可这个方向。企业只做2C不行,资本市场认为你不符合趋势。但是光做2B不行,品牌高度没有,房地产企业不会选你,所以2C必须做好,就是系统的能力。
快速决策、高效运行、及时支付。这就是工程之道,如何解密?用来一句话来说,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