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小为为妈 今天推荐了我一篇文章,是讲「基因视角」的,里面大致有三个观点:
- 我们存在两个自我,一个是基因自我,是百万年来生物进化的结果,会无意识地选择最大化自己复本数量的决策。另一个是觉醒自我,有理性,能看到自我在时间尺度上的连续性,也会有更多其他的人生目标。
- 觉醒自我的意识导致精神冲突,一方面基因自我控制食欲、性欲,及时行乐,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可能并不认同这些,希望掌控自己的行为意志,于是我们有了困惑和纠结:「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手呢?」
- 理解基因自我,在于理解百万年来基因所面对的环境压力,而当我们意识到现实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之后,基因自我的「假设」不存在了,它的策略也就站不住脚了,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走出基因自我的束缚。
我是谁?
看完文章之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谁?」当一个人说「我要自律」的时候,这句话里的「我」到底是谁?
1. 不止一个
万维钢在讲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裂脑人实验。实验对象是裂脑人,也就是左右脑之间的脑桥断了,左右脑没法沟通的人。
研究者问一个这样的孩子一个问题「你长大想干什么」?
「制图员」。说这话的是左脑,因为右脑不会说话。
但是当研究者把一句写着「你长大想干什么」的纸条给孩子的左眼看,然后让他的左手去拼单词,
他却拼出了另一个单词:
「赛车手」。
孩子至少有两个「我」。
2. 编造者
研究者给一个裂脑人左眼看到一副雪景,右眼看到一个鸡爪,但两边的大脑都不知道对面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鸡爪」。说这话的是左脑,因为右脑不会说话。
研究者又给那人一堆图片,让他来选图片,结果左手选了一张铲雪的铲子,右手选了一只鸡。
「你为什么还选了铲子?」
「恩。。。可能是因为鸡会拉屎,我要给它铲屎。」
左脑根本没看到雪景,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雪铲,不过「我」编了一条理由让这个逻辑自洽了。
3. 我真的存在吗?
TED 上有一个 talk,是讲自我意识的:Julian Baggini:Is there a real you?。
身体是我吗?不是,因为假如别人和我互换身体,但是我保留我的记忆和意识,我还是我。
大脑是我吗?也不是,因为假如未来科技成熟,我们能把意识上传到云端,然后再弄个大脑的容器放进去,显然,我还是我。
记忆是我吗?也不应该是,且不说我们每天都在遗忘,篡改记忆这种事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一个更烧脑的版本:
说有一艘船,叫小猎犬号,当这艘船换了一个零件,显然这艘船还是小猎犬号,不停地换呀换,直到所有的零件都换过一遍,这艘船还叫小猎犬号吗?那么假如这时候把所有换下来的零件重新组装起来,「原装」零件拼出来的船就不是小猎犬号了吗?
这个船的版本也可以换成「人」,那么到底我是不是一个实体?如果不是,那我是什么呢?我真的存在吗?
4. 基因自我?我们可以更激进一点
父母自我:从小到大,我们听惯了父母的声音,久而久之,有一些也变成了我们自己的声音,比如我自己,直到初中都还以为结婚之后拉拉手抱抱就会有小孩,从而不敢接触异性。当然现在想起来很好笑,可是仔细想想,也许更多那些根深蒂固的意识,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是父母灌输给我们,而让我们相信是「自己」的意识。
文化自我:父母当然也有他们父母的声音,那是祖祖辈辈的声音,而且我们也不止听到父母的声音,还有朋友的声音,微博、知乎大 V 的声音,媒体的声音,我们的意识中,我们的思想中,到底有多少是「自己」的呢?又有多少,是我们以为是「自己」的呢?
微生物自我:要知道一个人身上有 90% 的细胞是微生物的,凭什么一个 10% 的声音就是主子呢?既然基因能控制人的行为,微生物的基因一样能控制。我们对食物的偏好,气味的偏好,甚至我们对异性的偏好都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影响,难道我们的「自我」里,它没有一席之地?
病毒自我:病毒影响动物行为的事一点也不新鲜,比如狂犬病毒。跟何况前文说的基因自我里面,本身我们基因组里就有很多逆转录病毒的序列在里头。我们的「自我」里,也包含着它们的意志。
结论
1. 是谁想要自律?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来,当一个人说「我要自律」的时候,是谁想要自律?可能是父母的声音,也可能是文化的声音,还可能是基因的声音,甚至可以是微生物、病毒的声音。
2. 从「我是谁」跳出来
「我」是谁?真的重要吗?其实不重要,无论是基因也好,父母也好,文化也好,微生物也好,都没有关系。假如很多个「我」在此时此刻达成了共识「我要学习」,并且这些「我」都同意说这个协议要贯穿终身,要「终身学习」。
那么好,当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开始犹豫要不要「自律」的时候,其实是这些「我」对当下该做什么有了分歧,并且「想要学习」的声音在用它自己的理由来试图说服其他的我,当然其他的「我」不一定会听,因为每个我关心的目标不一样。最后这个声音成功了,就「自律」了,不成功,就「放纵」了。
3. 专注的本质
专注的本质,不过是一个「我」声音大过了其他「我」的声音,而冥想锻炼的能力,恰恰是关掉一些「我」的声音。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冥想确实是一种锻炼专注的技术。
4. 大脑的作用
这些「我」老争吵也不是个事儿,而且彼此还可能方向完全相反导致最后谁都不满意。要是能把所有这些「我」都统一起来,奔向一个目标就好了。
这时候就是大脑发挥其作用的地方了,还记得那个「编造者」吗?「我」为了逻辑自洽,需要一个理由,而编造者的工具就是大脑。如果有个「我」能用大脑来编造些其他的「我」能接受的理由,是不是就能统一所有的「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