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感觉自己写得很LOW,于是翻开《刻意练习》这本书,看到了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慈善家富兰克林刻意练习的写作方式,特进行了梳理,整理如下:
富兰克林说自己在童年时代受过的教育,最多只能让自己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能把句子写通顺就十分不错了。于是他就自己开始琢磨怎样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后来,偶尔他在英国杂志《观察家》里看到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并被其深深吸引,于是他开始尝试一系列的练习方法。
首先,他对《观察家》里的一些句子内容采用相近的方式去改写,能够回忆起差不多的意思就行,但是,几天后他就厌倦了。
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去复写那些文章,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文章,并且要让自己的文章和那些文章一样描写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又能教会他如何准确中肯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并不是他不认识那些词,而是他无法做到在写作的时候,“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为了弥补这一点不足,他又想出了一种练习的变异方法。
想写出大量其它不同的词语,只有在需要与诗歌的韵律和声律一致的时候,才会去努力地搜寻它们,因此他又将《观察家》上面的文章改写成诗句,接下来再等待足够长的时间让最初记下来的诗句和措辞在他的记忆中消失,然后,他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时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能迅速找到正确的词汇来表达。
最后再练习文章的逻辑结构,他又将《观察家》的文章上的句子都写在一张纸上,把它们故意打乱,让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然后等足够长的时间去忘记文章中的逻辑思路,自己重新进行排序,发现不一致时,试着从错误当中学习、总结。
如果认真地去刻意练习一些基本原则,依然可以让我们实现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