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看克里斯多福.孟的《重新发现自我》,感觉读得很有些吃力,看见一个心理从业人员也会经历我们所经历的困惑,怀疑以前所学习的一切,这本身让我或多或少有了新的洞见。
开始关注身心灵是在自己对亲密关系心生困惑之时。男人往往会向外证明自己,而我更想向内看看我们的婚姻怎么就一潭死水了。记得是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张德芬老师的书,我才开始关注了她的微信平台,也是在德芬空间中第一次读到周老师的文章,继而开始关注周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每次看到老师们的文章,听他们的课程都会觉得醍醐灌顶,字字珠玑,但常常是一遇到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这些课题时,很多鸡汤的东西还是用不上,甚至是被完全忘在脑后,等风暴过后才又想起,自己怎么又走上了惯有模式。(应该是没能内化。改变惯有模式本来就需要大量再大量的练习)
最近看克老师的书,感觉对鸡汤的认识有深入了一寸,克老师说:当一个人来到生命之路的岔路口,他到达的不是一个做决定的点,而是一个臣服或接纳的点。每个片刻,在真相中都是完美的,唯一阻碍我们看到这点的就是我们把自己的不完美投射到了这个片刻。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记得德芬老师在她的课中也提到过,在课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只是需要去体验,去感受,让这种痛去燃烧你,穿越你,不去抵抗,因为抵抗是另一种执着。
这本书还没看完,但书中对一些灵性方法的怀疑我也有,但同时对所谓身处梦境又不是太能接纳,似乎自己也在两个边界之间游走。突然想起小时候的马哲,也许唯物论对我影响非常深刻,所以会对这些灵性的东西想信任又会有阻碍。但放下头脑的评判,我看见在个人成长中情绪的成熟真的很重要。
放下对外抓取的执着,自己就会成为自己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