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慢慢看》阅读笔记

《现代艺术慢慢看——给普通人的欣赏建议》,作者:(英)迈克尔•芬德利(1945年生于苏格兰,佳士得前部门总监)

2021.8.9~17阅读,慢读

这是一本需要细心阅读并引发思考的读本,通篇强调用心去体验艺术作品。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艺术是什么?现代艺术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被艺术吸引?我为什么要去参观艺术作品?我是怎么观赏这些作品的?参观的时候我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参观前、参观后我做了什么?我平时是怎么阅读那些介绍艺术品的书籍的呢?毕竟我没有在艺术熏陶的环境中长大,很愿意这样常常想一阵子,下次去美术馆观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收获吧。

以下为引起共鸣的摘录:

导言

你和我都对艺术有兴趣,所以当我们邂逅艺术时,不会转身而去,而是看着它。但是,我们真的欣赏艺术了吗?对我来说,“观看”和“欣赏”有区别,区别在于前者是被动的。

本书是为每个愿意与我一道踏上现代艺术旅程的人而写的,我们将解锁现代艺术之“根本”价值的全部力量。请你忽略许多可能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还有你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的一切知识。我会介绍一些概念,如用心( mindfulness )和亲密感( intimacy)…虽然万一完全沉迷其中,或许会阻止“ 顿悟”,但我们会走出信息高速公路,让自己享受现代艺术带来的各种真切感应。将会发生的惊喜时刻可能包括但绝不限于某种宁静的时刻、瞬间的微笑、深沉的悲伤,甚至还会有震撼。

现代艺术有许多载体和规格,包括油画、雕塑、素描、版画、摄影和装置艺术。想要与艺术品进行真正的交流,无论是在欣赏其件艺术品之前、之时还是之后,我们需要的都不是阅读什么或者聆听什么。我们可以知道这件艺术品的作者是谁,以及它是何时被创作出来的,以便我们参考。我们还可以赞同或者反对别人对这件艺术品所做的评论,但是从通俗传记中了解艺术家的私生活,或知道某个评论家、某个艺术史博土对这件艺术品的看法,这些都不如你对这件艺术品的体验来得重要。事实上,你越不了解一件艺术品,你就越容易真正欣赏它。我们旅程的终点是与某件特别的艺术品相遇,它可能是一幅异常逼真的油画、一件雕塑或是一件艺术装置, 甚至是一场行为艺术,在其中,我们的所有感官打开,我们完全投入其中,承诺在情感上做出回应,让那件艺术品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恢复那件作品的完整性,一种正在被我们的文化日益侵蚀的完整性。在我们的文化中,艺术品在各个层面都变成了一个道具,从投资资产到高级时尚配饰。

第1章 剥洋葱

在我的上一本书《艺术的价值》中,我认为今天的艺术有三种价值:有机会保值或升值;增强社交互动,比如在艺术爱好者圈子中;提供对艺术品进行个人沉思及交流的机会。

艺术的功用

作为财富的艺术

作为娱乐的艺术

作为声望的艺术

作为教育的艺术

詹姆斯,埃尔金斯是对艺术最有洞察力的评论家之一 ,他完全理解艺术在教学方面的惊人力量和难以名状的魅力。他写道:“这个世界充满了我们未见的东西,当我们开始注意到它们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以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何等之少.....就好像我们看到的东西过于丰富和强大,倘若没有细致的法则和限定,我们便无法沉醉其中似的。”

胡安•米罗《耕过的土地》

艺术的商业价值

艺术的社会价值

艺术的本质价值

1956年我13岁,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我在那里见到了马蒂斯的《蓝色裸体画》(NudeStudyinBlue,1899- :1900)。 虽然我的朋友们对着画偷笑(我们是寄宿男校,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凝视异性的身体,无论穿没穿衣服),但我发觉自己奇怪地呆住了。这幅画和我以往见过的任何画的结构都不同。我们每人都得选一张自己喜欢的画,然后向科尔先生描述那幅画并说明我们喜欢它的原因。当我想着该怎么描述这幅画的时候,我描述出来的听上去实在很丑: 一个裸体的女人,肉体是浅绿色的,没有脸,瘦骨嶙峋,在一个色彩斑斓(多年以后,我可能会说“迷幻的”)的房间里笨拙地摆着姿势。我试图“作弊”,去找些更容易描述的东西去“喜欢”,但还是不断回到她那里。对我来说,很难准确地再现当时那种切身之感,那是一种兴奋与不安的结合。我知道自己正在发现某些东西(主要是关于我自己的):艺术可以打动我。那种最打动我的艺术是“现代”(艺术)。

快进50年:作为一名艺术品经销商,我可以循滔不绝地向你解释为什么《蓝色裸体画》是幅重要的画作,但这和我每次见到它时,它给我带来的感觉几乎没有关系。这幅画让我兴奋,不是因为我现在对它的了解,而是因为当我站在它面前时(仍然)发生的事情。在第一次见面35年后,也就是199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马蒂斯回顾展上,我再次见到了她,最初的奇异魔力仍在发挥作用。

在《艺术的价值》一书中,我提倡我所谓的艺术的“本质”价值,而“本质”被定义为“某种东西的内在品质,特别是抽象之物的,它决定着那种抽象之物的性质”。19 这是那本书中提到的三种价值中的一种,另外两种是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提供了许多赢利和娱乐的机会,但如果忽略了艺术对我们产生的更为深远的影响力,我们就会错失真正的回报。

我们之所以被这些及其他天才艺术家所创作的奇迹般的艺术品震撼,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与我们的想象力产生了共鸣。

第2章 卸包袱

先入之见

我们与任何一件艺术品相遇时,都会带着大量的包袱。知道何时以及如何检查这种包袱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更清晰地欣赏艺术品。不过,对于艺术品而言,不存在纯粹的审美反应。没有人会如此不受偏见束缚,以至于可以远离这个世界,然后他或她与艺术品在某种完美的层面上进行交流。我们对每件艺术品的参与度取决于我们的个人经历和当下的心态。人生是一趟旅程,我们既承受祝福,也背负着看不见的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先入之见。我们都有这种先人之见,这是童年过后的必然结果。先人之见就是一种基于我们所做、 所读或所知的一种观念,无论是否合理有效,它都成了我们的生活准则。我可以称之为“prejudice” (偏见),但我更喜欢用“"prior agreement" (先人之见),因为后者暗示着演变、发展以及经由重新审视而产生变化的可能性。

要敞开心扉

当我们说某人的心是“封闭的”时,我们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欣赏艺术,特别是现代艺术,需要有一颗开放的心。 我们必须放下自己对下面这些问题的看法:艺术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哪里适合欣赏艺术,哪里不适合;艺术家该有哪些必备的条件,无论是教育、年龄还是性别…

我们中的很多人努力过着有原则的生活。而其他人可能会藐视我们所坚持的原则。你的持枪权与我的生命安全相对,你对淫秽事物的憎恶与我对表达自由的信念相对。除了测试和延伸艺术是什么的界限以外,一些现代艺术也在测试和延伸社会规范的界限,包括政治的与宗教的。

第3章 何为“艺术品”

许多物品被称为“艺术品”,是暗指它们具有艺术品那样的品质,像一件艺术品。“艺术家”,简单地说,就是指创造物品或环境的人,他们以一种非凡的方式作用于我们的感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传统上,像画布上的油画、纸上的墨迹、大理石制品、青铜制品这些在有限的媒介中隐含的独特物品被认为是手工制作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容易把用这些材料制成的物品当成艺术品,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

20世纪,许多艺术家探索了以非传统的手法(不一定是手工制作)创造艺术的方式。于是在当今的文化中,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可供收藏的艺术品,还可以在美术馆、博物馆,在任何公共或私人的空间享受作为体验的艺术。无论艺术品是何种形态,我们的参与对它的实现都至关重要。我们是艺术品不可或缺的伙伴。

从根本上说,艺术家让无形之物变成有形之物。艺术家进入黑暗,将某些事物带入光明,也将光明带给那些可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却没有被当作艺术品的事物。作为观看者,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被创造出来的物品只有在被观察时才能够激活——通过观看, 我们启动了引擎。

技能

材料

色彩

图像与尺寸

第4章 我们能观与赏并行吗?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调查表明,参观者在一件艺术品前平均花的时间是10秒钟,其中包括阅读标签的时间。卢浮宫的速行者大概能在两个小时内看完500多幅画。当我们花4秒钟的时间看标签,用6秒钟的时间盯着艺术品看的时候,从神经学角度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有机会看那些作品之前,我们在标签(不管准确与否)上看到的内容已经映射到作品上了。当我们的目光从标签回到绘画上时,那些信息就成了我们感受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坚持认为,如果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欣赏,那么不管艺术家是谁,也不管作品的主题、年代是什么,或者是在哪里创作的,我们都能体会到真实的感触。但要实现这一点, 我们必须保持开放且明晰的心态。

艺术与技术

日常生活练就了我们速看的本领。我们正在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欣赏的能力。如果我们想走进艺术,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源源不断地向我们传递图片和缩略的文本,我们可以快速地做出分类、消化(囫囵吞枣)与删除。如今,拍卖行热切地拥戴现代技术的方方面面,以使自己的商品令人兴奋、让人渴望。

虽然我们认为我们的眼睛像照相机一样, 可以忠实地记录所看到的东西,但对于欣赏来说,我们眼睛的构造其实并不完美。我们清晰准确地看到东西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大脑的功能,而非眼睛的功能。眼睛收集的是不完整的数据,与此同时,大脑基于先前的经验做出假设和判断。当你第一次看到某件艺 术品的时候,会发生同样的情形。 不等你的眼睛完成扫描,大脑就会将你扫描到的信息组织成熟悉的东西。然后,我们会根据自认为看到的或想要看到的,而不是实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来解释这些信息。对我们持续的凝视予以回报的能力是检验每件艺术品力量的试金石。问题不在于这件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洗礼,而在于,当一位安静、冷静、没有任何技术支持的观众愿意花5分钟时间来欣赏它,它能否焕发活力。

艺术与语言

欣赏,就是忘记所见之物的名字。——保罗.瓦莱里

亚里土多德指出,要想知道某物,就必须给它命名。这个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如果某物没有名字,那么有些人,甚至是些无可争议的才华横溢之人,就无法理解它。

我们喜欢称非具象的绘画为“抽象”绘画,这种绘画会让那些习惯于以名称来辨别事物的观赏者感到困惑。这种观赏者会说“我不懂现代艺术”,通常这话的真正意思是“我无法用语言向自己描述它”。但或许你会说,通过给物体、地点、人物命名,我们其实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体验。你可能会认为,把一幅画划分为“具象”或“抽象”的能力会强化我们的视觉体验。但是,这些对于亨利•马蒂斯、威廉•德•库宁这类现代艺术家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作品常常包含了这两种知识结构。

我们倾向于认为一-旦描述了某种物体,它就是已知的了。但是所有的语言都会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而图像不会如此。“静物”这个词在其他语言,如在法语中是 “ nature morte"(自然死亡)中所传达的意思,与我们理解的英语意思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除非是创造性和充满想象力的语言,否则语言无力取代艺术,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家、历史学家或收藏家通常把标题当作事后思考的结果。

艺术与大脑

《艺术科学:审美体验的神经学理论》( The Science of Art:a Neurological Theor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提出了“艺术体验的八条法则”,它们是对佛陀通往智慧和开悟的八正道的“含糊类比”。他们认为,任何艺术理论都必须包含三个组成部分:逻辑的、演化的和神经学的。对于第三个组成部分指出“当艺术在单一维度上产生高度活跃的活动时,它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而这种高度活跃的活动是通过上述法则中的一条产生的, “艺术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上述法则来优化对大脑视觉区域的刺激”。

多伦多大学在2014年发表了一项涉及7个国家30多名参与者的研究,他们“在核磁共振扫描仪的狭窄空间内"观看绘画(它们一定是非常小的作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绘画激活了大脑中与视觉、快乐、记忆、认知和情感有关的区域,还激活了负责对新信息进行有意识处理并赋予其意义的系统。”

第一次或第100次聆听一首音乐可以成为一种变革性的体验,会让我们的情感由浅人深。艺术也是如此。作家苏珊•雅各比首次访问佛罗伦萨时还是一个 23岁的记者,当时她看到了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礼堂的东门被称为“天堂之门”。45年后,她写道:“在去佛罗伦萨那天之前,我把对‘伟大艺术’的热爱视为一种有教养的自命不凡。 当我第一次瞥见天堂之门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尽管我无法解释当时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多花一些时间在一幅油画、一 件雕塑或一幅素描 上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大脑不是从我们的环境中接收无缝的数据,而是预判在那一刻什么信息是重要的,而且它很容易分神。当从多任务处理的进程中脱身之后,大脑会很自然地在聚精会神和白日梦之间摇摆。《有组织的大脑》( The Organized Mind)的作者丹尼尔.列维京说,这“有助于重新校准和复原大脑”。这种重新校准的状态正是我们融人艺术时所需要的:聚精会神,但愿意做白日梦。

观与赏之别

尽管伟大的艺术是用眼睛去感知的,但它既是精神上的,也是智力上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同时充分运用大脑的两个部分。

我们看一幅画时 “输入”,然后“处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这种语言可以描述我们大脑的部分活动,不过,机器模型忽略了情感与发展。

科技让事物进一步向前发展, 让我们可以用数码相机来存储艺术品的照片,于是我们可以在更方便的时间“输人”和“处理”我们捕捉到的东西,而不用当时就看。我们可能也会拍下墙上标签的照片,而不是阅读它们。拍了足够多的照片之后,我们可能会怀着一种心满意足的成就感前往博物馆的自助餐厅或便捷的星巴克,一边嚼着巧克力泡芙,一边漫无目的地滑动照片,但实际上我们不是在欣赏。 我们“处理”的是墙上标签的内容和一张在我们设备的屏幕上像素化(可能远远小于实际的大小)了的图片。我们原本可以待在家里,在网上找到关于这件艺术品的更好的图片和更丰富的文本。

以参观展览为目的去博物馆,往往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墙上的艺术品,勤奋地阅读标签和/或听听详细的介绍。能获得的可能最多是一种总体印象和少量信息。我把“观”等同于给艺术品命名,把“赏"等同于融人其中。融入其中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书上的话

我必须谨慎地说:尽管那些写得很好的艺术家的传记,可能包含关于创作过程的有趣故事和观点,甚至探索了艺术家对他们自己作品的评价,但它们不能“增加”你对艺术品本身的体验。只有反过来才是对的:你对艺术品的体验会提升你阅读书籍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带着智慧、洞察力,或许还带点幽默感来写艺术类的书籍,我就喜欢看,不过只能在我亲眼看过艺术品之后。

我的核心观点是,在我们体验到真正伟大艺术品的那些时刻,信息知识不是必需的。象征主义、批判理论、艺术家的传记和历史观点,这些会阻碍艺术家(无论这位艺术家是否有名)辛勤创作的作品与我们每个人独特的心灵之间发生动态碰撞。

在讲述凡高艺术的书中,有很多讨论了他的死亡(自杀、意外还是谋杀? ), 其中大多数提到,《麦田群鸦》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有一位作者声称乌鸦是死亡的预兆)。这幅画肯定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周完成的,但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他最后的作品。那幅画已经被提升到墓志铭的地位,而且与他写的一封信联系在一起。 在信中,他写道:“我的生活也受到了根本性的攻击....我试着表现我的悲伤,那种极度的孤寂。”而那些参观时还没有经历过大量文学作品(优秀的和低劣的)灌输的男女老少,可能会同意文森特在同一封信中写的另外一句话::“.....这些画布会告诉你我无以言表的东西,我认为乡间的景致是健康的,能使人更加坚定的。”

第5章 当下的艺术

许多艺术品融入了我的生命,我喜欢一遍遍地欣赏它们,但这些作品不是在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就立刻、完全进人我的意识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吸收了它们。有时,我在一次参观中花了很长时间(可能是因为它离我家很远),有时又在许多参观中只花了几分钟时间。有些艺术品几乎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是我在家里每天都会欣赏的。虽然我对它们应该已经了如指掌,但我发现自己还是会从桌子上抬起头来,盯着看。

潜移默化是无意识的同化。当我们完全融人某件艺术品时,同化就产生了,不过它怎样才能成为无意识的呢?我们通常能意识到博物馆、美术馆或家等环境,也能意识到我们对艺术品所了解的(或自认为了解的)。大多数时候,我只是感受画作本身。与艺术品起生活是吸收艺术的极好方法,因为它提供了日常的感觉,也因为它有机地融入你的生活中。不论用何种方式,任何有机会观赏原创艺术品的人都可以达到一种心境澄明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有助于潜移默化自然地发生。

如果你正站在肖恩•斯库利的一幅油画前, 而不是看(书中/手机里的)这种小图,无论喜欢与否,你都会被那幅画的尺寸(想象一下,8英尺高,12英尺宽)震撼,而且不可避免地会被它的实际存在刺激到。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巨大的物体,上面有很厚的油彩。

艺术品是物体,而不仅仅是图像。雕塑显然是这样的,绘画也有三维的,有时是在粗麻布上涂很厚的油料,有时只是用薄薄的颜料在细麻布上着色而已。在任何一种极端的情况下,由艺术家刻意营造出来的维度和纹理,在你对艺术品的体验中,它们可能跟色彩与构图一样重要。纸上的艺术品,比如水彩画、素描、版画、蚀刻画和石版画,它们呈现的方式也与复制品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的眼睛能够:感受到纸张的重量。当颜料被美术纸吸收的时候,它的颜色看起来与在光面纸或亚光纸上印刷油墨时完全不同,也与在屏幕上以像素形式呈现的颜色完全不同。艺术品原作是活的,而复制品是死的。

准备

用心

大部分时间我们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当中。真诚地融入一件有力量的艺术品,可以让我们从与自己内心不间断的自言自语中抽离出来。

在过去(中国)和现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的某些文化中,对艺术的创作和感知都被认为是一种精神实践。 伟大的唐代画家兼诗人王维声称,只有“虚心”才能够真实地反映世界,他相信一种万物相通的宇宙观。王维可能是被禅宗在荒野中的隐居之美吸引,但他诗歌的基本主题是无我,这是我们走向现代艺术的极好方式。留在博物馆里与自我意识是相反的。艺术史家詹姆斯•埃尔金斯把欣赏画作“当作思考我外之物的方式”。

一件真正强有力的艺术品能够控制我们的感情,让我们重新安排当前事情的优先次序。疲惫的双脚、晚饭吃什么、老板那些令人不快的话,这些让我们分神的事情,都可能在我们与一件油画、素描、雕塑或装置艺术品交流而深受感动时被搁置一旁, 哪怕只是一小会儿。

本笃会修士大卫•斯坦尔德拉斯特相信幸福的关键在于感恩,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是一种恩赐, 如果我们能够停止匆忙,就可以获得享受幸福的机会。

就艺术欣赏而言,我们“停”在一件艺术品面前,敞开心扉接受那一刻的恩赐, 然后,当我们开始“看”它时,抓住机会欣赏它,然后“走”开。养成欣赏艺术品时深呼吸这个习惯并不难,而且这个习惯足以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亲密感

马可•多蒂:“我被一幅画吸引,而且任由自己被一种把偶然的吸引变得引人入胜的东西带入那幅画中。我感受到了那幅画的意志所具有的能量和生命力。我被困在那里,接受引导。而整体的效果——一直看着它那充盈的表面的结果,是爱。我指的是一种对体验的柔和感受,一种与世间万物的亲密感。”

爱上某位艺术家的作品通常不包括多蒂所指的那种亲密感。亲密感有特定的时空要求。我们必须接近一件艺术品, 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在某件艺术品上。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有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我们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一件伟大的作品是由一个迥异于我们的思想创造的,它认为艺术家处于一个更高的层面,他们的作品是从高处优雅地呈现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最负盛名的一些现代艺术家,如沉溺于女色的毕加索、狂妄的达利、神秘的沃霍尔,他们丰富多彩的传记强化了这一障碍。不管艺术家是否享受或利用了来自公众的崇拜,你要做的就是把油画、素描或雕塑当作有血有肉的、生活在现实中的男人女人创作的作品,他们的生活中很可能包含许多与你我一样的小快乐 和小烦恼。

进一步说,试着想象这幅作品是为你创作的,它渴望与你进行个人交流,这种渴望可以激发作品的活力。一件艺术品一旦公开展出,它就会面向每一个人,没有哪个人的双眼会比另一个人的更有价值。你和艺术品处在同一层级、同一层面上。古代艺术品可能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翻译”,而现代艺术品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产物,它们得经得起同时代人的审视,就像它们刚刚离开工作室时那样,无须阐释。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拥护她的读者的权威,并告诫他们不必谦虚:“在你们的谦辞中,似乎认为作家与你们有着不同的血肉与骨骼,认为他们知道的.....比你们要多。没有比这更大的错误了。”

艺术家也是如此。马蒂斯可能会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色彩大师,但当你站在他的作品前,在人们的掌声平息下来之后,想象他的作品是为你而创作的。归根结底,要摒除杂念,每次只欣赏一件艺术品,而且要有耐心。

不要去想我们自以为知道的、应该知道的或其他人可能知道的东西,这是纯粹享受艺术中最难的部分,但如果我们要在大脑中清理出哪怕小小的一块空白之 地,我们要做的就只是:

观察作品一分钟。

认真欣赏。

感受它。

这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或许只有一点点作用, 又或者很有效果,但除非我们做出这样的尝试,否则永远无法领会其中的任何真谛。

建立联系:对话

我们无须经历深刻的情感就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并享受一件艺 术品,但至少我们可以摆脱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物的关注,让艺术品自我展现。这种联系是唤起记忆还是创造记忆,无论是字面上的还是想象出来的,都无关紧要。我们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反应或某种程度的感受。我们花一小段时间与油画、素描、雕塑、视频、装置艺术品或行为艺术建立联系,是为了让作品有机会传达其本质。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万物建立联系,但是如果能够发现那些自始至终都具有吸引力的作品,会很令人兴奋。

进入展厅。你站在房间中央,慢慢地环顾四周,每件物品都看几秒钟,然后走近似乎在召唤你的那一件。你走上前去。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放松,然后专注在画上面。试着用至少三分钟的时间不去想任何事情。就像任何用微波炉热冷冻比萨的人会告诉你的,这是一段挺长的时间, 但你有时间。我们的大脑(左脑和右脑!)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理解图像,以便你正在欣赏的实际是在你的视网膜上,而不是在你的脑海里。有一种方法可以确保你知道自己正欣赏的是什么,就是想象你正在向一个不在场的人描述它:…当这一切在你的脑海中浮现时,你看起来要比平时努力多了。如果你忘掉这些话,继续看作品,你会发现你看得更清晰了,不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作为你明确表达出来的部分的综合。

你所做的是让观察的过程慢下来,是在消除紧迫感,是在忘记“让我们看下一幅吧”这种念头。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艺术品是静止的,但我们不是。为了保持节奏同步,我们必须学会慢慢融人其中。实际上,我建议你不要试图把注意力集中在画上,而是要让画集中在你身上。当我们很专注的时候,我们会把注意力锁定在特定的地方。理解这样一幅伟大的现代绘画有很多方法,我们的思想应该尽可能开放和放空。不要太多通过大脑,而要通过眼睛让它进入你心里。

艺术品需要被看见

“观察者创作了绘画。”一一阿涅斯•马丁

当你看着一幅画并理解了它的本质时,马塞尔•杜尚认为,如果一件艺术品没有被人们看到,它就不存在:“....与观察者的互动创作了绘画。没有观察者的参与....艺术品就不会真的存在。它一直建立在两极的基础上,这两极就是观察者和创作者。两极的行为产生的火花会生成某些东西,比如电。只有艺术家看自己的作品是不够.....我基本上更看重观察者而不是艺术家,因为观察者不仅会看,而且会做出判断。”

当你看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它也在看你,如果你准备好了接受这种观念,那么你已经开始理解那种融人的过程了。当这种融入实实在在地发生时,它对我们的影响会像任何所谓“鲜活的”体验一样令人振奋。杰克•特沃科夫:“我认为,或许当今的绘画与音乐和舞蹈有着莫大的关系,音乐和舞蹈也没有主题,但它们最能激发人最原始的东西,某种我们从开始就有的东西。就像我们会对鼓声或喇叭发出的声音做出反应一样,我想我们有时也会对绘画做出反应。它触及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在我们心里。”

使其成真(重现)

我在前面谈到过这一点, 但需要再强调一番:除非你面对原作,否则这些就不会发生。你需要做的只是在那里,站在它面前。艺术品原作有一种脉动,复制品无论用了多么复杂的技术,都无法将其创造出来。复制品,几乎无法表现其原作的实际颜色和丰富纹理,我们也看不出它的大小。盯着一幅画(并让它也看着你)是种真实的、 实时的体验。这时,交换的是能量。而看着数字图像,交换的只是信息。当一幅重要的油画在拍卖会上拍卖时,这一点再清楚不过了。除了形状和色彩,让艺术品原作灵动起来的还有它的质感和维度。无论在画布(或其他任何材料,如纸板、塑料、原木)上的颜料多么平滑或稀薄,它们都是三维的。放大一张素描,你就会看到铅笔在纸张上的压痕,以及最上面的一层铅粉。 它不是“平面的”。如果我们所做的是欣赏(而非仅仅收集信息),我们的眼睛就会观察到这种质地。

人们担心,无处不在的技术应用正在改变人类交流的方式,社会交流(面对面的接触)正在为无处不在的线上交流让路,最终,我们会失去对话的能力(或许只在万不得已时才使用语言)。不管这种危险是否被夸大了,在我们与艺术(尤其是美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技术可能会抹杀情感交流的可能性。

不要抑制你的热情——分享!

第6章 真正的鉴赏家不会自命不凡

是什么造就了一位鉴赏家?首先,不是学习别人的想法或说法。我相信鉴赏的本质在于,在第一手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经过深思的反应怀有信心,而不管其他人的意见如何。鉴赏始于作品,也终于作品。中间存在着创作者、制作、作品状态、历史和文化的吸引力,但倘若没有与作品的长期接触,事实性知识也就毫无用处。

艺术的特征

艺术品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让我对鉴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媒介的掌握

如今,一位艺术家的工具可以是任何东西,从传统的油画颜料和猪鬃刷到时新的3D打印机,艺术家不仅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还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否则便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他需要大量的时间,甚至是一万小时。

没有像艺术家那样接受过训练的人,只需要试着用水彩画一条彩虹,就能知道无法掌握媒介意味着什么。一部1949年的精彩短片,讲的是毕加索毫不费力地在一块玻璃 上画了一个花瓶 (摄像机在毕加索绘画的时候透过玻璃拍下了他)。他对着镜头做鬼脸,但没有画错一笔, 画笔是他身心的自然延展。技巧本身不是目的,但它在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无形的元素,绝对必要,又不会明显到分散人对整体的注意力。

明晰的操作

因为塞尚曾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使用负空间(画布上的“空”)作为一个重要元素,所以许多人认为那些画没画完。事实上,他只画油画或水彩画中会对我们的情感产生作用的必要元素。少并不意味着多,但许多现代艺术的力量在于节制和精心编辑,无论是作品有生硬的线条还是混杂着厚厚的涂料。艺术家经常谈论“知道在何时停笔”。那些知道该何时停笔的艺术家能够以最大的效力发出清晰的声明。

有威信的表达

一件艺术品的“声音”可以是非常宏大和响亮的,也可以是非常安静的,就像阿涅斯•马丁精妙的铅笔素描,但声音要产生共鸣,就必须得有力量。不拖泥带水,也不磕磕巴巴的。也许,有些时候你站在一件艺术品跟前,觉得它对你“没产生任何反应”,那不是因为它的风格、构图或色彩,而是因为它的声音没有威信。

现代鉴赏之父、奢华浮夸的意大利人乔瓦尼•莫雷利( 1816- 1891 )倡导要关注艺术品的视觉细节,以此辨别作品的创作者。比如,通过观察作品对耳朵和指甲的渲染等方面,他把以前匿名的作品归于波提切利或提香。这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德国艺术史家的记录方法截然相反。这些19世纪的艺术史家与他们100年后的一些学术后辈并无不同,比起研究艺术品本身,他们更喜欢细读诸如古代图录和书信之类的文献证据。莫雷利坚持认为,鉴赏力是“在美术馆而非图书馆里”培养出来的。他称:“只有在艺术品跟前,才能正确地研究艺术史。书籍容易扭曲一个人的判断。”但他怀疑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鉴赏方法,他说:“人类的眼睛分为长视和短视,所以在那些研究艺术的人当中,我们发现有些人有观赏的眼光,而另一些人,即使戴上最好的眼镜,也毫无益处。”莫雷利在他那个时代广为人知,他不仅影响了柯南•道尔,而且给年轻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认为莫雷利对艺术史的处理方法类似于他的精神分析的方法。但正如福尔摩斯的工作是找出罪犯,莫雷利的目标是辨别一件艺术品的创作者,或者确定作品的创作时间和地点(这几乎与历史记录同样重要)。

我是个鉴赏家?

在当今世界,艺术鉴赏家不是那种称自己知道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评价作品优劣,或知道价值是升还是降的人。如今,鉴赏家就是像你一样的人, 他们带着好奇心,精力充沛地去寻找那些让自己不断感到满足的艺术品,而不用考虑别人的意见如何。此外,通过尽可能多地欣赏艺术品,你可以把自己训练成为一名鉴赏家。这种持续不断的训练可以促进产生自信选择的机制。

真实的生活、实时的比较比信息知识更能激发鉴赏力。在博物馆或美术馆的任何一个展厅里, 你要不断地问自己:“我最喜欢什么?”你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不需要同意大多数人的看法,不需要“正确”。你需要诚实,要诚实则必须去欣赏,要欣赏就必须努力地看,然后做比较。当然,和意见相同或相左的人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只要你们可以畅所欲言。

相信你的眼睛

芬德利的相对论:一个人对艺术品做出自信的个人判断的自然能力,与他花在欣赏和比较彼此具有视觉相似性的艺术品真品上的时间成正比。我强调的是视觉上的相似性。忘掉艺术家、时间、国籍,还有,一定要忘掉各种主义。

如果你听从我的建议,你的艺术品位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或者兴趣会拓宽。如果你还没有明确的品位,那么我保证你会喜欢去发现它们。如果你对某位特定艺术家的作品或某类艺术感兴趣的话,那就看看你能看到的关于那位艺术家或那类艺术的所有东西(不要在网上搜索或阅读它们)。如果你允许自己的喜好自由浮现,不受他人意见的影响,你就会形成一种有层次的个人品位。

第7章 个人化

我喜欢谈论让我感动的东西,也喜欢拉着别人去看我喜欢的作品,但我不指望他们跟我有一样的品位, 我也不认为自己的艺术品位一定比他们的好。 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花时间寻找向你说话的艺术品,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让它影响你的感受,并且与别人分享你的品位和体验。看、欣赏、观察、融入、感受,然后.....享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