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偶有那么几次,一般在床上躺到10点左右,就不得不要起身了。这与父亲从小的教育有关。
在农村大都家庭起的很早的,天蒙蒙亮,各家各户就陆续打开大门准备迎接清晨的阳光,家里的大人起床做早饭、打扫卫生、喂家里的牲畜——鸡呀、猪呀、牛棚里的牛都嗷嗷叫地等待主人家来喂食,忙碌而有序。
早晨的时间非常宝贵,从早上5点钟到10点钟左右,是干农活的最好时间。大人们可以趁着日头还不热,去田地里把农活干完,如果起晚了,等到太阳升起来,田地里干活可就难受多了。
从小父亲常在耳边说的一句话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早早起床,做好这一天的安排,在床上躺久了把这一天的精神气都躺没了。春天想好这一年要收获什么,提前把种子播进土壤,这一年才会丰收。作物生长的节气稍纵即逝,春天不早早做好锄田、播种、施肥这些工作,就错过了植物成长的关键期。
那时候年纪小,村里的其它小伙伴都没有被父母要求早上早起的,可以直接睡到中午,早餐都跟午餐合做一顿吃的。青春期特有的逆反心理,觉得别人的爸爸通情达理,我就故意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没有办法,把音响里面的民歌放起来,当做起床的音乐在耳边响个不停,然后直接过来把被子掀开抱走,这样我们就不得不起床了。
爸爸严厉的背后,是一颗殷切的爱子之心——希望我们将来能够走出这边黄土地,摆脱在田地劳苦耕作的生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02
就像电影《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父亲马哈维亚要求两姐妹天蒙蒙亮开始跑步训练,给他们穿男孩子的衣服,让他们像男孩子一样摔跤。两姐妹抱怨爸爸太严厉:“什么样的父亲会逼女儿成为摔跤手?让他们5点就起来跑步,让他们像奴隶一样辛苦,还和男孩子们一起摔跤?但愿其他人不会有这样的父亲。”于是他们就变着法子跟爸爸对抗,调晚爸爸的闹钟啦、在比赛训练中偷懒啦之类的。
村里那个14岁就结婚的女孩却说:“我倒宁愿有这样一个父亲,否则你们便和我一样,从小与锅碗瓢盆为伍,整天有做不完的家务,到了14岁的时候便要嫁出去,好减轻家里的负担。最后,被送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面前,为他相夫教子度过一生,这就是我的人生。而你们的父亲是为你们着想,真正把你们当成他的子女,为了让你们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
父亲马哈维亚那看似不近人情的严厉背后,却是真正的为女儿着想。为了他们与全世界对抗,忍受嘲笑和奚落,在贫苦的生活中为他们准备补充营养的食物,为他们的未来能够摆脱这样的生活,一日日坚持督促他们训练。父爱不似母爱般呵护备至,如春风般温柔和睦,父爱如山,父亲的教导指引着子女的人生航向。
03
昨天晚上,爸爸给我发微信,问我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挂在床头的那幅格言。我当然还记得那时候的情景,我差不多读四年级,弟弟还在上幼儿园,每天早上爸爸都会念给我们听,然后喊我们起床,送我们去上学。
爸爸说好想再读一下,那时候就是这格言给了他力量。家里条件不好,每年到上学的时候,就不敢休息,尽可能的去做泥工为我们筹集学费。为了提醒自己,就买了一幅挂在家里,每天看着那幅格言,在心底告诫自己要努力,不能懒惰。
我记得他们有多辛苦,为了多挣点钱,家里同时养了猪、鸡,还承包了十几亩田地。妈妈负责务农,爸爸就在外面打工,两个人每天忙的很晚才回来,我们弟弟两个放学了就帮着做饭洗碗。同时,为了增加收入来源,爸爸妈妈还跟邻村的乡里学习种蘑菇,冬天蘑菇的价格可以卖到6,7块,那时候这个价格是个好价钱。凌晨2、3点,就听见爸妈起床的声音,推着车子到市集卖蘑菇还搭配卖地里种的青菜。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些,他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我想那时候他们是怀着一种信念,生活再苦再累,也一直坚持供我们念书。同村的小伙伴,因为家庭负担不了上学的费用,早早的就出门打工去了。他们是吃过贫困的苦,希望我和弟弟不要再吃同样的苦。
04
我在网上搜到了这个格言,篇幅有点长,还是想在这里放一下:
日出要起身,早起就精神;欲达成功路,先不做懒人。
懒惰中穷困,没有幸福存;等于将珠宝,抛落大海沉。
做人有计划,光芒万丈升;须知生意义,不白度光阴。
一年计于今,一世在于勤;绝不交白卷,幸福要追寻。
现时好机会,快点下决心;不轻看自己,刻苦功必成。
从今要发奋,实现你所能;别人难五两,自己有半斤。
世上无难事,在乎有信心;还须德行好,努力便成金。
凡事皆可达,足智没辛苦;有谋又有勇,苦干见精神。
只要能吃苦,意志先要坚;哪怕风雨阻,功成愉身心。
小心和谨慎,勿让志气沉;一雷天下声,不负有心人。
不知道是爸爸的身体力行,还是这格言真的起了作用,我和弟弟两个都没有早上贪睡赖床的习惯。童年时像唱歌一样背过的格言,现在已经忘记了,只是这习惯像是烙在身体里面的印记,无论我去到哪里,一直跟随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