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需要“断舍离”
1.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1.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好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某个领域
提供高质量,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
提供独家信息,绝不随声附和
2.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者过热的新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的噪音
3.重事实信息,轻观念和评论,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很有必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获得事实信息越全面,越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4.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定期抽出时间,看书思考,冥想反思
模式化可能是最终极的达成简洁的方法了。赖特说:“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的整体中,才可能实现这个局部自身的简洁。”因此,当我们习惯了碎片式地信息、碎片式地表达信息,碎片式地做各种浅尝辄止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头脑,我们的生活必然是烦琐、冗余和无所适从的。
2.简洁是写作的主流标准
表达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
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
简洁是某种合理的适度,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可以映射出最多的内涵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1.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很多研究思维和创意的学者认为,先发散后收敛的顺序是最为合理的。
《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人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地位:
1.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监控者”(我们头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也就是干活的小人;还有一个小人是监控者,是监督生产者干活的。)原来就喜欢休息的时间。比如在洗澡、坐车、散步的时候想问题,构思文章等,这时往往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甚而至于,做家务的时候,也经常有灵感出现。
2.晨间思
一位美国的艺术家梅伦发明了一个“晨间笔记”的方法
就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写三页东西,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因为刚起床的时候,我们的监控者可能还没有完全睡醒,这时原来潜伏在潜意识里的想法就可以“噌噌噌”冒出来
等到日积月累后,我们就像有了充分的训练,遇到真正需要解决问题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关闭“监控者”,我们的思维伐善能力就可以变得更强
3.随机与混乱,为我们带来灵感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会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文学大师纳博科夫读书的方式,是把不同的书放在一起同时读。他常常会把一摞书放到床头,里面混杂着新书、旧书、小说、非虚构作品、诗歌等,等到到这摞书读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添加上其他的。
作者现在也经常使用这种读书的方法,一方面读书一般会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会专门围绕着这个主题找书来看,相当于主题阅读;
另一方面也会随机在书柜里挑几本与这个主题无关的书来看。结果总是会得到一些意外的发现,这些发现不是来自主题阅读的那些书,而是来自那些看似无关的书,在这些书里找到了关于这个主题更有启发性的观点。作者把这两种阅读方法称为“泛主题阅读”。
不仅阅读,给博科夫在写作过程中也有意识地融入了混乱的成分。在写作一部小说的初期,他会撰写很多卡片,这些卡片都是零碎的灵感记录,或者是一小段对话,或者是一小节景物的描写,甚至是一串胡乱组合的词语,然后他会静静地等待潜意识开工,把这些零碎、混乱的材料组织起一个隐隐约约的结构,用他的话说,就是“等待灵感为他完成任务”。而他的工作只是识别这些灵感,然后判断开始动笔的时机。并且当他动笔写作时,也不是按照顺序进行的,而是“很任性”地想到哪就写哪。
这种写作方式,我肤浅地使用过,是我无意识地行为,比方说我想到了一个场景,或是几句话,也个词,然后我再去想象增添素材,使整个故事或是情景完整。但我没有考虑过潜意识的问题。我们很少想到要开发自己的潜力,其实对于自己,我们永远有一部分是没看到的,这部分会让我们看到惊喜与可能,开发它,利用它,激发出那个更优秀的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环境也有影响人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来增加意外、随机和混乱的元素。
在作者的思考历程中,经常受益于潜意识给我的馈赠。她就像一个默默不语又聪明绝顶的朋友,总是在重要的时刻给我最有价值的帮助。我们就是尽可能提供给她所需的支持,并尊重她的脾性,以静候她的再次出现。
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大脑在良好思维工具的辅佐下,在持续不断的行动的打磨中,会强大得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