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中国台湾省著名作家,诗人,学者余光中曾经说过:
“如果让我选一个古代诗人相伴旅行,我绝对不选李白,因为此人只追求浪漫,完全没有现实感。也不愿意和杜甫同行,因为杜甫的人生过得太苦,无论走到哪里都苦哈哈的,与旅行的意义背道相驰。我最想要和苏轼同行,因为苏轼的性格是我最喜欢的。 ”
我也喜欢东坡先生的性格,泰然自若,宠辱不惊。永远的神!
我第一次接触东坡先生,还是初一新生入学,中学门口旁那一条火红的横幅上写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古语古训。刚开始没注意,半个学期过后,因为每天都从校门口进进出出,就对横幅上的古训产生好奇,好奇心驱使下,花了不少功夫查到其出自北宋苏轼《晁错论》,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此,这句话就成了我最喜欢的古训之一。
在初高中,慢慢接触东坡居士的文章。例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几篇是我最喜欢的,上学那会儿只记得要求朗读课文并背诵,所有的心思都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检查了,东坡先生诗词里面所表达的思想,东坡先生的人生轨迹,很少去思索。
等年岁稍长,对先生的经历愈发了解深入,越发喜爱东坡先生的诗词文章。回顾东坡先生的一生,少年及第,风光无限。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梦寐以求的事儿。然而,世事难料,三次流放,几番几复,徽宗时大赦天下,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但是,三次被贬黄州,杭州,以及更远的儋州,身处人生低谷,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坦然处之,积极有为,自立更生,发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千古绝唱。先生一直是我人生道路的一盏不熄灭的明灯,先生永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