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周六,又是晴好天气,所以,就想着去一下村里,看看依然住在山上的百姓。驻村近两年,由于与他们的日常在一起,为脱贫而共同努力,现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春节回家,已有一些日子没有和他们在一起了,心中的牵挂是不言而喻的。
吃过早饭,开着我的代步车,迎着没有任何污染的阳光,一路沿南溪河边的村道向上,然后转向更为艰险的,也是去年年底刚峻工的通组产业路。
这条通往村组的产业路通了,但陡峭、弯多的情形仍然无法改变。所以,驱车向山顶的坪进发,谨慎小心是必须的。去年修起的通獐子坪的产业路共2公里。走完此路,到上面可以停车的地方,我慢行,走了近10分钟。不管怎样,和百姓在一起沟通帮扶必须,但保证自身安全也很重要。
其实,上山来的目的是想参加老百姓的春播劳动。这几日,正是山上百娃点播土豆的日子,山里的百姓跟平原的不一样,日常饮食是离不开土豆的。
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关中的农村大多不种土豆的,土豆如何长成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谜。我驻村的地方,农作物主要是土豆,亲身经历种播始终是心中的愿望。本来,去年可以参加土豆种播的劳作,但却阴差阳错地由于出外开会错过了。
所以,趁今年,一定要参与其中,了却我心愿,和百姓一同体味劳动的快乐。
车子停好,保证不防碍别的机动车的上下通行。
我沿坡地的田间小路弯延行走,在广袤的大山间,劳作的百姓并不能显出热火朝天的场景。况现在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里地头劳作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老人。
七十二岁的易善芝老人正在自己的田间点种土豆。他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儿子,现她和儿子已搬进山下的安全住房中,但由于耕地在山上,这几日,她都是每天步行八公里奔走于春播的路上。见到我到了山上,她热情地和我招呼,也是和百姓熟悉了,心中的距离近了,每次见面,说起的话是滔滔不绝的,话间我叮咛让她多保证身体,地里劳作,不能太累。对于她家,在平日的驻村工作,我也尽可能地伸出援手,尽量让她家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反正没事,陪她老人家劳动一会也正好完成我的心愿。
不过,话说得轻巧,不干不知道,一干才知道在山间点播土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稍平整土地,然后要挖出间隔二十多公分的土坑,放入事先切好的小土豆块,撒农家肥,再用土盖上。点播土豆,要经过这些程序,才基本宣告完成点播。
好多年没这么狠劲地干农活了,到帮老人完成今日的劳动,自己已是气喘吁吁。今日的和百姓一起劳动,让我深刻懂得了劳动的艰辛,也更加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
今天虽辛苦,但可以让驻村工作接地气,心中还是很踏实。
忙完了,老人执意要留下吃饭。村上有饭,我怎么可以麻烦她呢?一个瘫痪的儿子已让她够辛苦的了。
太阳已躲在山后,要不了多久,夜幕即将降临。
安全下山,尽快到达住处,是我尽快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