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自古是礼仪之邦。但人与人之间,毕竟有文化、学识、立场、层次等诸多的不同。如此,就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争议,产生了思想的碰撞、交锋,激起了绚烂的火花。
一、语言如刀锋
三国时期基本都是“贼”。
曹操被骂“汉贼”,刘备被骂“大耳贼”,孙权被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
文聘被骂“背主之贼”,孟达被骂“反贼”,甘宁被骂“锦帆贼”。
鱼肉百姓的督邮被张飞狠狠鞭打之前,就被三爷怒骂为“害民贼”。
张飞对阵吕布,吕布先过过嘴瘾,骂张飞是“环眼贼”。
张翼德也不甘示弱,回骂吕奉先是“三姓家奴”。
张飞救援困守西川的刘备时,遇到严颜的阻拦,张飞怒骂严颜为“老贼”!严颜一时情急没有办法,只能抄吕布的作业,也骂“环眼贼”。
蜀军首次北伐,面对魏国王朗的辩论挑战,诸葛丞相直接赤膊上阵:“……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老王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二、诗句如软绳
宋朝初年,大宋对后蜀国用兵。
后蜀的十四万大军面对宋军区区几万人的进攻,竟然没怎么反抗就纷纷投降了。
他们的皇后花蕊夫人气不打一处来,就大骂他们都不是男人!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三、笔墨见真章
清朝时期,军机大臣和珅落成了一处宅院,靠近竹林。
官员们纷纷送上贺礼。
纪晓岚也送来一副匾额。
和珅让下人挂上欣赏,只见“竹苞”二字苍劲有力。
在场官员都称赞这两个字非常应景。
和珅沉吟半晌,突然“开悟”:纪晓岚骂我们“个个草包”。
民国时期,某县有个姓夏的县长排名第九,手下有八大区长,狼狈为奸,百姓苦不堪言。
县长得知著名画家李苦禅暂居此地,便恬不知耻地派人求画。
李苦禅画了一幅,包好后让从人带回。
夏县长赶紧装裱后挂在中堂,让所有人来观看。
九只大虾,八只螃蟹,威风凛凛,将道路挤得满满当当。
夏县长非常满意,众人也是啧啧称赞。
其中有个区长沉思许久,变了脸色道:“我们被他涮了,他骂我们八大区长跟着‘虾九’横行霸道……”
夏县长赶紧派人去搜捕,早就人去楼空。
四、以物寓深意
《厨子当官》中,坏厨师--牛不耕仗着有太后撑腰,自己的酒楼开张,要求别人送礼。
他对手下两个马仔说:“别人送礼,那是一番心意;送一份厚礼,那是真心实意;再贵重一点的,那说明是一心一意!”
好厨师--石竹香送了他一叠没有牙齿的猪脸。
牛不耕只顾哈哈。
后来才领悟过来,人家骂他“厚颜无耻”。
如果有人因为我的过错和不足骂我,那么我应该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果有人因个人素质差而故意骂我,那么就用“寒山问拾得”的著名心法--待过几年,再去看他。
好语三冬暖,恶言六月寒。
如果嗓子大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叫驴早就统治了全世界。
因此,我们不把没有教养当成自己的气场。
为人处世,不卑不亢,有理有据,这才是最高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