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过一句很“狂妄嚣张”的话,对,正是仅次于巴菲特的另一位股神彼得·林奇说的。
他说:
即便格林斯潘告诉我明天的财政政策,我也不会丝毫调整我的选择。
我当时只是觉得,他对自己的决定非常有用心。这两天读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学专栏的一篇文章才明白,他自信背后的原因。
因为每当彼得·林奇对一支股票感兴趣,他就会花大量时间做丰富的调研,全然了解后,才做决定。
所以,从根本上讲,一旦了解清楚事情的本质,他是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
创造,来自臣服于真实。彼得·林奇正是采取了这种最朴素的方法,他的决定建立在对真正的了解之上,所以才如此有底气。
彼得·林奇的成就、财富和公司的创造力,从事实上证明了以上理念。这个故事看起来离我们有些遥远,武志红老师在这篇文章中,还列举了一个身边例子。
他在前年认识了一位精英企业家,那一年企业营业额就是50亿,纯利润就有5亿,虽然已成立10年但发展形势非常好,近几年的增长率都在40%以上,当之无愧的细分领域市场第一。
聊起当年创业,有一个举动让人惊讶。
最初,三个合伙人一番深谈,一次谈话后就决定合作开公司,并且闪电般注册了。
但接下来,这几位已是业界的大牛人,虽然时间非常宝贵,但他们却做了一件非常慢的事情。
三个人,花了一个月时间,对100位他们认为潜在的客户做了深度访谈,还做了统计分析,得出这个市场领域的4个核心需求。
最后据此4条,设计布局了公司各个层面。1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超出这4点范围。
听了这个故事,深深佩服他们的远见和底层思维。
无疑他们也拥有了朴素的创造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了关键,事情能成,财富金钱自然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