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时需要从全局把握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拆解成每一章(关卡)及每一章下面的每一节(回合),构建成有逻辑的框架及有层级的结构这样一个课程整体,并通过有序的范式和可视的图像将课程内容结构呈现出来。
一、课程设计的有序呈现
首先,如何能对课程进行全局化的把握,我们可以利用两个工具从不同视角来理解。
第一【从金字塔图看结构化思维】
这里使用的工具是:金字塔结构图。
李忠秋老师在其书《结构思考力》开篇提出一个问题:有200毫升的水想要装到一个100毫升的杯子里有什么办法?
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答案,比如换个杯子,或是把水冻成冰等等,但到目前为止,你都还是基于你的经验来分析问题,不一定能保证想清,而且想全了。
那么如何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更清晰、全面地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呢?200毫升的水装不进100毫升的杯子的原因,无外乎有三个方面:第一,杯子自身的原因,太小装不下了;第二水自身的原因,因为是液态的,会流动,第三外部环境因素,地球有重力,换到月球上的失重状态不就行了吗?
当你尝试从这三个方面去寻找答案的时候,实际上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结构:杯子、水和外部环境,而且有了这个结构以后,你可能会发现,可以找到很多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杯子这一方面,可以换两个小一点的,或者三个等等。这就是将无序的思维进行有序结构化的过程。
通过金字塔结构图就可以将有序的结构呈现出来(图一):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建立一个“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先看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方面,然后再往下分析,从而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鸟瞰,而不再拘泥于细节。
同理,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可以通过金字塔结构图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四个层级:标题、结构、关卡、回合。标题为我们的课程目标或课程标题,结构是我们采取先总后分的模式,关卡是我们的课程内容拆分为一个又一个大模块(章),回合是将每一个模大块细分为一个又一个小模块(节),这样课程的结构就十分清晰了。
但是金字塔结构图有缺点:一旦层级变多就变得臃肿无法直观呈现信息,因此我们要换个纵横的平面角度来看结构,这就要借助“二维矩阵画布”了。
第二【从“二维矩阵画布”看视觉呈现】
这世上最难的课应该是探讨人一生发展的课吧,但是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竟然用一个“二维矩阵画布”就将人的复杂一生给清晰的呈现出来。(图二)
舒伯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发展阶段:成长期(出生至14岁),探索期(15岁至24岁),建立期(25岁至44岁),维持期(45岁至65岁),衰退期(65岁以后);同时将每个发展阶段同样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人生是按照螺旋循环发展模式来实现的。
在课程设计上,横向的人生的五个阶段就等同于我们课程内容的大模块,即关卡,纵向的每一个人人生阶段的发展就等于课程内容的小模块,即回合。通过观察纵横交错划分的格子,就能清晰地看出课程内容的全貌。所以二维矩阵画布在课程设计中的可以带给我们另外一个角度看全息思考,但优点在于,可以在纵横的格子上进行标准设计,达到多样形式的呈现。
二、关卡与回合的关系
想了解一本教科书的内容,只要翻开目录,浏览每一章每一节呈现出来的标题,就能搞大概搞懂全书的框架内容了。这里的章其实就是关卡,节就是回合。
关卡与回合之间的关系就是总与分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个课程内容可以分为几大关卡,每一个关卡包含数个回合,对于复杂的课程,每一个回合里面又会包含细分的几个回合。
三、如何设计关卡
【关卡的组合及难易】
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内在关系来设置关卡(大模块),一般有四种形式:以一天的工作为例来解释:
①一般关卡—入门难度:内容上没有任何关系。
晨早开会,继而写报告,午间开培训,下午谈项目,这几个事件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我们通过用时间刻度拆分,就能呈现一天下来各个工作时段的场景。如果我们想更细致的了解其中一个场景的时间安排,可以进一步做单个场景的时间拆分,如早间开会,前10分钟做工作小结,中间20分钟做工作布置,最后10分钟做Q&A等等。
②平行关卡-基本难度:内容上存在并行关系
例如开展午间员工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提高执行力的5个纬度,这5个纬度就是平行存在的关系。
③连续关卡-挑战难度:按序逐个解锁关系
例如谈项目,必定需要经历做项目计划——洽谈——实施的过程,这是有逻辑顺序的,完成了前面一个步骤才能进行下一个。
④复杂关卡-精英难度:内容逻辑复杂耦合
一天的开会、写报告、培训和谈项目,各部分工作内容又有各自内部的平行或连续关系,汇和起来就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图。
【关卡的工具呈现】
可以通过“时间轴画布”与“二维矩阵画布”两个工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课程内容。
四、如何设计回合
【基于内容逻辑】
可以借助故事线的发展,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PDCA(计划——执行——复盘——调整)三种不同方法来设计课程的逻辑框架。
特训营中的故事化思维,就可以让我们利用故事情景的推进,来一步一步的讲解课程内容。
【基于教学流程】
从学员角度看:我为什么要学,我可以学到什么,怎样才能学会,学会之后该怎么用,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关注的焦点,所以站在“以学员为本”的基础上,从讲师角度看:回合的设计就要对应关注学员从价值感层面——思维变化层面——实际行动方面——融会贯通方面的变化,从态度,知识,技能层面达到本关卡的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能量】
特训营教会大家的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但课程自身品质和讲师演绎效果会共同影响课程的呈现效果,会影响学员的学习能量,最终影响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
所以我们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及后续的持续链接这一时间维度来聚集课程的能量,保持学员对课程粘性,同时我们在课中也可以通过高能开场——关卡回合——峰值体验这一学习状态的波动来调整学员对课程的投入。
五、举一个实例
或许看完以上文字,你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进行课程框架层级的设计,那我们就从以下这个实例来拆解一下,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关卡与回合的设计。
课程的框架的实例感谢梦幻城堡战队美凤的提供。
(一)这是一个正面管教育儿课程的二维矩阵画布拆解图
(二)该课程关卡的设计分析
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从横向模块来看,可以知道课程的关卡有5个,即代表了正面管教课程分为了5个部分。但是疑问来了,这5部分的关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总分的关系?还是平行的关系?还是递进的关系呢?
从课程的理解上来看,你得上了第一次的课程(关卡1),了解了自己和孩子,才能进行下一关卡的内容。如果说关卡1和后面的是递进关系的话,那么关卡1就是属于总起的内容,而关卡2、3、4、5就是关卡1的分述,而关卡2到关卡5之间就是平行的关系。
(三)该课程回合的设计分析
我们再来看纵向的回合,以关卡1为例,回合1至回合3呈现的是育儿目标的梳理以及具体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重新进行归类,第一步:帮你破除一些家长原本不合理的信念和错误的方法方式,第二步:带你认识正确的育儿目标是什么,第三步:告诉你如何表达自己的自己对孩子的爱。第三步就是后面接着2,3,4,5周要教父母的方法和技巧。这三步就是一个梳理过的较清晰的回合了。
再以关卡2情绪管理为例,一共呈现出了7个回合,但是仔细看看,这7个回合更像是具体想教父母的的工具和方法,但是在讲授育儿课程的时候,一定会有前言的铺垫,也可能会有实践的演练,所以工具只能是算是一个回合中的的具体小回合而已。因为我上过正面管教的课程,大概清楚课程的流程,所以关卡2可以用这样一个模式呈现,比如第一步,先开始情景模拟体验,第二步反思提问,第三步工具讲授,第四步再实践练习,那么这才是一个具有全局观的回合呈现。
当然为了使内容更具故事化,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回合换一种具有故事化的语言凝练出来。
回合1:情景模拟——用XX词代替
回合2:反思提问——用XX词代替
回合3:工具讲授——用XX词代替
回合4:实践练习——用XX词代替
了解了这些设计的思路之后,再对后面的关卡逐一整合分析就好。
因此,对【关卡】和【回合】做好了全局的思考与设计,一个基本的课程大纲就完成了,对了,不要忘记给每个关卡和回合都起一个与故事线契合的名字(即每一章节的小标题),这样一幅、立体的故事化课程大纲就能更完美呈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