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时间常常不够用,可又感觉明明没做什么事呀,时间都去哪里了?
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玩手机、刷抖音上面了,不知不觉就过了;
事后又听见这群人抱怨,哎呀,头好晕,眼很花,颈椎好痛呀!
抖音大家都玩过,那小视频那简直是时间的压缩机;一刷就一个接着一个,对时间完全没有了概念了;后面一看,哎呀,过去1小时了;
然后心里又出现深深的罪恶感,还有内心的空虚感;就是过了一下眼,什么也没留下,可每天还是靠着它打花时间;
为什么在刷抖音或者追剧时,时间过得如此快?
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占用,一个接一个小视频,完全没有切断注意力的开关,同时失去了去时间的感知能力;
还有现在人们追剧都喜欢开会员,可以免广告,连30秒或90秒的广告都等不了啦,可见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是多么匮乏;
我们从不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对时间的感知力;
说起时间,不得不提到精力管理,这中间又互相联系;
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会同时干好几件事,比如一边工作一边手机聊天,又或者一边听书一边干别的事;
虽然看似同一个时间干了多件事,可是事实很难进入到心流,而且会感觉到累,这其中的问题在哪里呢?
其实也是跟人的注意力有很大关系,是人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要在多种事件中切换注意力,这时人就会感觉到累,精力的损耗太大,我们的感知力被忽视了;
我以前经常在运动时会听书,虽然都完成了,可以效果并不强,因为一边运动一边听书没有来得做架构梳理,又没有感知到运动时的放松,两件事都没有完全进入到心流,效果没有做一件事的时候好;
还有现在人们一边工作一边看手机,也是如此,会失去对时间的掌控感;
比如完全不知道处理这个工作真正花费了多少时间,注意力也是多重切换,而一旦注意力被打破,想再次回到专注的工作状态,这时又要重启进入的时间,而真正工作的有效时间其实是很少,但时间花费超过一半;
比如专注写一章文1小时可以完成,可如果在这个写文的过程中,一会去倒杯水,一会儿回个微信,这时注意力被打乱,再次回来继续写,那又得重头梳理整个文章,很难进入状态,这时可能得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
你看,看似节省了时间,实则并没有;何不专注于当下一件事,既轻松又高效,还能达到高质量;
最后,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能管理的只有注意力;
如果说时间是人类最后的公平,那么注意力是很稀缺的东西,我们都要好好利用这不可再生资源——时间与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