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秋天不会太冷,甚至到了十一月份,梧桐的叶子还是绿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秋天总是早早的就来到了,现在则变了,秋天没有个秋天的样子,冬天则连雪都很少下了。
我的奶奶活着的时候,最讨厌秋天,因为她觉得秋天悲凉,她的两个小孙女,我和妹妹,则对秋天没什么感觉,我们俩喜欢踩干透了的落叶堆,沾一裤腿尘土惹得奶奶的怒吼,或者吃个烤红薯,吝啬的奶奶唯独对便宜的烤地瓜大方的很。奶奶去世十一年了,一天早晨,妹妹突然如自言自语般跟我感慨:“以前小的时候奶奶说她讨厌秋天,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不知道怎么了,越来越明白她的感受了。”我则还是不太有体悟。
在我死板的脑筋里,秋天就该有个秋天的样子,过于温暖不是秋天,如坠寒窟也不是秋天,秋天就该是穿着大衣不冷不热的沐浴着阳光,温暖的阳光照着行将就木的枯叶,枯叶的尖尖上沾染着马路边的灰尘,一切都像是一幅不怎么上镜的油画,拍了可惜,不拍也可惜,年复一年,在静止中有着时光一成不变的幻觉。九月初开始秋天,十一月的最后一天秋天就该收拾好行囊和我们告别,多一天不算,少一天不行。
每个秋天的早晨起床,正如四季里每个没有惊喜的普通早晨一样,连外边的温度都懒得探查,穿上深色的呢绒大衣,套上薄薄的秋裤,管它温度的高低都是这样一套标准,走在去单位的路上抬头看看梧桐叶,有的黄了、落了,有的还是绿绿的在坚持。就这样从九月走到十一月,突然有一天冷空气袭来,温度骤降,凉风钻进了脖颈,树木一夜之间失了遮蔽成了秃子,吸一口冷气觉得刚补好的牙疼,这位老姑娘来的太晚了些。
奶奶讨厌秋天,因为秋天映照着人的迟暮,偏偏作为一个被领养的孩子,她把自己的生日选定在了秋天,每年的11月23日,我们都期待下雪,因为她喜欢雪。小的时候奶奶过生日,我们都要考双百分作为给她的生日礼物。有一年妹妹没有拿到双百,她很沮丧,放学了也迟迟不肯进家门,恰好那天雪下了薄薄一层,她便在楼洞口收集残雪,想给奶奶堆个小雪人代替自己不怎么出色的成绩,好心的邻家哥哥帮她捏了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又找树枝和石头做手和眼睛,两个人在楼下忙的热火朝天。当她晚归回家,当着大人们的面双手捧着一个已经开始滴水的雪人娓娓道来自己对奶奶的一片深情祝福之时,奶奶眼含热泪,动情的一把将她和雪人揽进怀里,围坐的大人们响起一片赞叹之声,我的双百相形见绌,瞬间显得黯然失色、一文不值。
人对自己年龄的接受程度似乎是曲线形的,小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和过生日这两个大节,这种热情一直会延伸到青年时期,在接近三十的时候开始逐渐下滑,等到了中年,就下降到了最低谷,然而一旦过了六十大关,又开始触底反弹,虽说还是难受自己的生命已到了最后的下半截,但“知天命”以后的日子似乎都是老天爷格外的恩赐,是相比大多数人格外赚得的,等到了古稀之年,就算喜丧了。(现在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变成八十了。)我的奶奶连喜丧都没有等到,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疾病侵蚀着她,家庭变故伤害到她,她仿佛被困在秋天的魔咒里出不来了,在她最终去世的时候,我忍不住呼出了一口气,我觉得她终于解放了。我是那个在她床前最后一个和她告别劝她走的人,我说:“奶奶,你走吧,我会给你写一本书,让全世界都知道你的故事。”当时她的瞳孔已经开始放大,她也已经说不出话来,在她一起一伏艰难的呼吸里,在她已经向上斜视的眼睛里,一大滴泪水滑出她的眼角,让我知道她听见了。那一天其实是个初春的日子,但是那种寒冷和秋天没什么两样,一个星期以后,我和妹妹在海边,我们俩做一个游戏,分别从两个相连的小山坡顶端猛跑下来冲向对方,在相聚的一刻泪眼朦胧的祝福彼此十六岁生日快乐,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为了能够继续前进,我们选择了将奶奶连同悲伤和秋意一同掩埋。
秋意是橙黄色的沉甸甸的柿子,即使叶子都掉光了,果实依然饱满结实的悬在树梢;秋意是香甜的、沉闷的碳烤红薯,它廉价却不消失,甘甜的味道一年比一年淡薄;秋意是每个树叶开始掉落,奶奶开始感慨风烛残年、我却在旁边活蹦乱跳的日子,它仿佛是定格的动画,在我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循环播放,唤醒假装失忆的我,这些年来,我以为我不想她,我就不会受伤。
人们说没必要带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自己已经七老八十,根本享不上福、沾不上光,人们说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年满三十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应该现实一点为自己活着。我并太在乎人们怎么说,我只知道,我只占了她生命最后十六年的光阴,她如我这般大的时候也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一个孙女如此思念她,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就像是一张温暖的老照片、一部经典的老电影,即使曲终、灯灭、人散,但是还有一个听过这首歌、体验过这些经历的人痴痴的执着于这种想要循环往复至地久天长的坏苦。这一路,我们祖孙俩互相扶持,这现实并不像我娓娓道来那般婉转动听,我不能分担她一丝的苦,她也不会知道她走后我经历的每一份痛,我们的缘分早就在十几年前断了,但我能怎么说呢,我只能说我能给奶奶的最后的回报,便是永远怀念,便是每一个秋天想起她、想起我们美好过往的无限止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