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题为《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老师》的文章引起了我们仨(到时候也可以写一本《我们仨》的)的热烈讨论。简单汇总一下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师生的表现其实是中国权威型文化在课堂上的体现。大体为师道尊严不可侵犯、教师以知识的化身进行传授,学生则亦步亦趋地学习,双方都默认彼此的不对等地位,并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造就了居高临下的老师和唯唯诺诺的学生,从人格到心理都以服从为天经地义,对那些喜欢提问和挑战权威的学生以打压。所以很多学生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进行平等交流,甚至连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都成了压力山大的事情。走出校园后,很多人发现自己在表达和交流方面捉襟见肘,职场道路不顺畅。
二、权威文化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以听话为主,很少有学校提出创新、创造的理念。整个社会也对木秀于林的人采取一种看笑话甚至讥讽压制的态度,那些个性鲜明的人往往处处碰壁,长此以往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人们生怕与别人不一样,剧怕当众出丑。这在提倡创新创造创业的时代要求相矛盾,学校教育腹背受敌,但我认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更为根本,学校只不过是社会的一部分,让教育承担所有的指责并不公平也不可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
三、中印文化差异可否解释中国留学生在欧美发展的不同结果。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印度裔学生除了具有语言优势外,他们的文化相对中国不那么保守,师生关系更加平等;相对于欧美不那么过分个人化和开放,对同胞的提携不遗余力,抱团发展使他们在顶级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华裔的工程师文化过于务实和保守,生怕出错和惧于表达的心理,使很多人的业绩不为人知,投入与产出不相称。当我们视数理化为生存利器的时候,哲学、心理、艺术、宗教等学科的短板也使很多人的综合素质大打折扣。这些无法量化的素养和能力,对实用主义至上的中国人来说,从小学起就备受冷落,如果遇到一个哲学专业学生,那更是很多人眼里的怪物了。单一的评价导致很多学生在高考志愿选择时,挤在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上,社会的功利和浮躁蒙蔽了很多人的心。建国后长期没有世界级的发明创新和文化艺术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大名校不喜欢中国教师则增添了新的佐证。
四、行文时选取符合核心观点的材料至关重要。读出作者的倾向性则是读者的基本能力,读者要具备识别和辨析观点的能力,这就需要读者已经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面对新的信息时,就不会轻易被带着跑。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谈得上对文章进行解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