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往常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在看书,稍觉累了刚把书放下,微信消息的提示音正好响起,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得知婚姻中的一方是不创造经济收益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想到的是——TA的家庭地位堪忧。
这个连锁反应残酷而现实,但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我不想用“爱”来搪塞那姑娘,因为我并不相信“爱”是无条件的,尤其在婚姻关系里。
关于婚姻关系,很多深谙其本质的人已经说得相当透彻,“合作关系”“重组关系”“控制关系”,但不管是哪种关系,双方都是可以从彼此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利益,或许是物质,或许是精神依赖。
哪一方被依赖得更多,哪一方的地位就相对高一些,也就是说,TA的话更有分量,TA的需求更不容易被忽视。
如果一方在婚姻生活里不再主观得提供任何价值,而是持续得制造麻烦和负担,另一方是否还能无怨无悔得承担一辈子,真的很难说。之所以提到“主观”,是把生病或者遭受意外排除在外。
这位姑娘的提问引发了我后续的一系列思考——我的家庭地位有变化吗?我和先生的处境势均力敌吗?
在我公司就职的那几年,收入一度比他高很多,原因是他迈入了“创业大军”。我对于创业者的态度始终是“敬畏”的,不说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很多人也几乎是命悬一线。
我敬畏他们是条汉子,但轮到自己先生身上,我更希望他可以“迷途知返”。这是我在他创业初期两年的态度,当然,我努力隐藏着我的态度,我自信是个好演员,在需要的时候。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我和先生的家庭地位看似并无太大改变,但实际上我不太愿意和他袒露心声了,很多决定我都是做好了再通知他。
比如我花了多少钱给儿子报了俱乐部,比如我花了多少钱续了瑜伽馆的会员卡,比如我存了多少钱作为家庭旅游基金,比如我准备再干几年就不干了……
结婚头几年我们还会一起勾勒未来的住房,一起商量资金分配比率,一起讨论各自的发展方向。但从他开始创业,我就不想谈了。因为谈及的一切都仿佛遥遥无期,因为谈及到的钱都是我赚的。
这话很刺耳,但是我相信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尤其是当你处于那样一个境地时。
我的眼光突然变得很短视,无异于那些曾经被我嘲笑的人,当我不认同他的创业会带来的价值时,我的目光就是短浅而势利的,这一切的发生都不意外。但滑稽可笑的是,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个势利的人。
当他的创业走入第三年的时候,我惊喜得发现他变了,不是指能够看到赚得盆满钵满的希望了,而是他的思维行为模式开始有改变了。
他开始能够忍受委屈,不再第一时间去辩驳;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有次甚至对我说“子弟二十不狂没出息,三十犹狂没出息”;在空闲的时候他不是找朋友喝酒,而是看培训视频,对待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懂得从自身找原因。
和颜,于是悦色;悦色,便让人愿意接近。
在结婚六周年的烛光晚餐上,我举杯,
“当初同意你离开老本行去全新的领域创业,今天看来是对的。这两年来,我对你的支持也只是表现在靠我来养家,我并不关心你的创业进入了怎样的阶段,也没有问过我是否可以在某些方面帮上忙,我更没有用心保有你在家庭里的地位。
很抱歉,我也活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样子——以收入的高低来论地位的高低。”
你们看,虽然在我先生创业的前两年里并没有赚到钱,但我还是受到了他给予的利益的馈赠——他在成为一个让人喜欢,准确得说,让太太喜欢的人。这一点在家庭生活里尤为重要,在外受众人喜欢,却始终不能让家中伴侣喜欢的人,未免太悲哀。
或许会有人说,“你的意思是,钱不重要吗?只要人在变好,即使赚不到钱也不重要吗?”
钱当然重要,但是钱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不太一样。拿我自己来说,说一句欠抽的话,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钱。
每个人活着都是避害趋利的,都是为了寻找快乐而去的。用钱买快乐直接而便利,所以我们赚钱;金钱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最简单的方式,而且极具可比性,所以我们赚钱。
但对于我来说,真正让我感受到喜悦的事情,并不是通过钱来实现的,比如我和儿子一起完成了某件画作,装了边框做成了冰箱贴;再比如我和家人守在一起,跨越每一次的新旧年交替。
真正让我感受到活着的价值的,也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比如我从书里汲取到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比如我写的文章得到一些人的真心喜欢,一遍遍得转发;比如我说的话,真正影响了一些人,让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创造自己。
我所记得的快乐,我所体会到的价值,都不是钱带给我的。所以,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去挣钱呢?
此问有解,借用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的话,
钱和权是人创造的东西,迷失在里面,就是自娱自乐。但我毕竟活在世俗里,这个世界已经如此运转了几千年,陶渊明也只有一个。
我的快乐似乎已经无法完成,但是我有亲人,我只能让他们快乐,我从中去感同身受。他们,怎么能快乐?钱。
所以,我得挣钱,因为我很自私,我自私的想,如果他们开心了,能不能分我一点呢?
所以,我必须去挣钱哪!
“只要人在变好,即使赚不到钱也不重要吗?”我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只要人在变好,赚到钱是早晚的事情。就像生起火的同时,自然会有烟。
去年的下半年,我辞了职,陆陆续续得做了些不同的事情,教瑜伽,写公号,兼职老本行,以及尽自己所能帮助先生一起创业。空闲出很多时间,便把之前屯着的书一本本读完。倒也觉得十分惬意。
要问我的先生对于我辞职是什么态度?今天被那姑娘一问之后,我直接截屏发给他看,他回我的是语音,由于是上海话夹杂着普通话,所以实在无法转成文字,原话是,
上班并不能体现价值,只有不断进取,做一些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才能体现自身最大的价值。对你来说,现在的写写弄弄,做以前想做但是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体现你价值的方法。但如果换成男人来说,那还真的是没有地位了。
很多时候,我们把不公平对待的重心放在了女性身上,但这种视角本身就不公平。
我有个朋友是外企的人事总监,年薪40万,她先生并没有稳定的工作,于是免不了被旁人议论,说为什么不赚钱的人在家里的地位还那么高。其实他们说的“高”,也就是平起平坐。
我也问过我朋友,有没有觉得不甘心的时候。她很果断得说“从来没有”。她告诉我,她能够从一个人事储备,一路做到人事总监,都是他先生的功劳,他是她的军师。
做人事工作,时常会面对前面是悬崖的险境,到底选择跳下去还是勒马,一直是个难题,亏得他老公,她每次都化险为夷。
于是我想,所谓的家庭地位,也许从来都不是外表看上去的高低强弱,而是对方在自己心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