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这里时,这里是民防。
我曾问过徐队我们是什么,消防、民防和人防是什么样的关系,但他不回答我,我便只去在意“防”了。防其实很好理解,不是攻,就是防。
这里的场地宽敞明亮、严肃有序,这里的人热热闹闹也有秩序,我们一起学着一件叫做心肺复苏的事和一件叫做绳结绳索的事。那时,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我竟也厌倦了职场的虚伪,来到这里,去了利益,我觉得自在畅快了很多。这一年,我闲暇的看了很多书,养了猫,参加了很多次队里的活动。我记得这年,天气很好,我的身体很好。
防应该不是凭空建设的,一定要仔细研究了前人的经验,做出一圈一圈完整的方案,在快要出现方案中的危险时,开始行动作业。防应该要保密,才能展现防御的力量。怎么保密?同时做两件事,一件是冲着保密去的,一件是冲着完成去的。当然,如果我们的人马壮大了,可能还需要一队人来做解释这件事。我不切身份的告诉大家该怎么“防”,我也认为我们这样的,坚持的动力是洗礼。
我将心肺复苏看做是一项技能,当有人心跳呼吸骤停失去意识时,我能救他。零散的时间来学它成效很慢,但其实是只需要更多一点的时间,就能掌握。我现在挺想学学绳结和绳索的,因为没办法我已经爱上学习了,所以我这样,够国际范儿吗?
我来南京读书工作七个年头了,初看南京,觉得一切都是新鲜,满眼都是新的旧的色彩,阳光很好,玄武湖很凉爽。而到现在我也认为,南京一定和别的大城市不一样。
我在南京,想说说对日本的看法。
我对日本的印象和看法都来自于教育,还有零星的一点闲碎语。那时候我反感日本,你能想象,一个小女孩认真又气愤的说,我讨厌日本人!我是不会用日本的东西的!但这些情绪进不到骨子里去,会淡忘,就是哪怕我到了南京,充斥我的也都是花样的日料和简洁得好好看的衣物用品。直到我去了纪念馆,一遍两遍的逛,一遍两遍的看,人潮里涌来各种信息,我的脑袋开始停不下来的分析,得出一个又一个的结果我下意识的把它作为真相存储在了大脑里。出来的时候,它又指引我去其他地方。是南京酝酿了我,它包裹着我让我不会失魂落魄,它唤起了我内心的仇与恨,而现在,我想它其实早就知道,我是个有爱的孩子。
南京又像我家附近铁轨上的火车,它鸣笛时笨重的声音会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我会喊它,一遍两遍,一声两声,等它跑起来远去的时候,那声音又特别能给我安全感,我爱南京。
(写于2021年2月16日 辛丑年正月初五 早上7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