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长做好自己,希望你在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享受与孩子的时光。
列举出你认可的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然后按照优先级排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我认为最重要需要教育孩子的是:人品,价值观,成长心态,自主学习。品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价值观是内心真正认同的东西,做人应有的原则和标准。这些都不能通过讲道理,急于一日一时就做到,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抓住每一次机会做出榜样。
小孩小的时候,可以通过做成一件事来培养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比如说合作、创造、设计、审美,包括战略、项目管理等等。这些技能,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比较高深,小孩子需要掌握这些吗?在我看来,一个人把多个基础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多个人一起组成团队,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就是综合能力。
培养孩子的成长心态,才能不断学习新事物,主动获取信息,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的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中文版《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书中提出“成长型思维”: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是可塑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努力提高。他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更加坚毅,所以更易获得成功。
应对挫折的能力,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是一帆风顺的。
当孩子表现的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不要急于马上纠正她,评判她,要试图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操的方式就是要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有意地去总结和完善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性格特点,当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反问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真的正确,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想法。
每一个小孩都会享受在睡觉之前跟爸爸或者妈妈去好好地一起读一段书,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阅读产生亲切感,对他们长大后的阅读习惯养成很有帮助。
让孩子一直有一本正在读的书。阅读就应该是一个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做,没时间的时候读少一点,有时间的时候坐下来好好地、完整地读一本书。不要强求一段时间一定要读完多少本,根据自己的节奏,随时都保持有一本正在读,只要一直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
孩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只要不是有害的内容,其实都没有关系的。不要严格要求只有名著才能读,给孩子自己选书的自由,才能真正培养阅读的兴趣。
《园丁与木匠》一书,作者提出一个新型养育的方式:园丁式的养育过程:让孩子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很多不同的人是怎么做事的;让孩子有机会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让孩子通过玩耍去探索世界,父母需要为孩子建造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能帮助孩子自己建构知识;到了学龄期,让孩子从单纯的探索式学习转移到掌握式学习。父母如果能陪孩子一起运动或一起掌握一项技能,既能增强亲密关系,又能在过程中传达园丁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