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是我学生时代最后一个春节。过完这个春节,我将脱离父母的怀抱,独自一人远走高飞,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新的方向。
《千与千寻》里面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不晓得自己的父母听没听过这句话,但我却十分确定,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翅膀硬了的孩子是应该独自飞翔的,这是对翅膀的尊重,更是对孩子的负责,即使父母内心万般担忧和不舍。
我即将离开这个家,待了二十多年的家。面对未来,有太多不确定。就在回家前,我收到一本书《改变——和未知的自己面对面》。这是美国作家杰弗里·科特勒所写。他是心理和教育领域里最多产的作者之一,已经写了50本题材广泛的著作。他研究改变这一话题35年,结合其最新研究成果和许多真实案例,阐述了能够使个体产生持续性改变的真正原因。他告诉我们,我们完全有能力在充满挫折的人生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02
看到书的副标题,想到作家张德芬曾写过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未知的自己,我们需要做出改变。对人们而言,改变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改变可以是突然性的,也可以是渐进的,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能重回现状,回到原点。
改变是世界上最自然,最不费力的事。有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最大的不变就是变。任何渴望生活有所不同的人最终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主动做出改变。
看过很多公号文,比如告诉我们要跳出舒适圈;圈子不同,何必强融?这么多年坚持早起,生活有哪些改变?这一年,我读了多少本书,推荐给你等等干货十足的文章。归根结底,核心就是让我们做出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朋友圈有做微商的,还有代购一些电子美容产品的,他们共同的特征,每天除了道早晚安,还会附加一些让人读完热血沸腾的励志语录。看多了,难免觉得恶俗。如果改变只是在喊口号,又有什么用呢?
03
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你对新工作或者新女友有多渴望,那么对新事物就有多恐惧。是的,这句话恰恰是我的生活写照。
口头改变很容易,一旦落地,真正的改变才刚好开始。我们都知道改变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和责任,人们还会找各种借口来逃避改变。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会对不适感和烦恼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想改变又不想放弃熟悉事物的矛盾心理,是改变不成功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可能会焦虑,但又不急于改变。
面对现状,我确实很想做出改变。我想持续写作,但我却迟迟不肯看书,我享受着在家的懒惰与舒适。每当晚上,我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入睡时,我会无数次责备自己,又荒废了一天。紧接着,再次浑浑噩噩度过第二天。当我想要学习时,我找了诸多借口选择拒绝学习,因为这会让我感到非常舒服。任何人都不太愿意做出改变,因为维持原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于是,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为什么我不愿改变的原因。
关于态度
通常采用的太多:
1.也许改变并不是必须的。
2.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3.以后再说。
4.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只是好像没法坚持下去。
5.我只是没兴趣。
6.有太多是要做。
好吧,这其中有一半印证了我的态度。
因为不改变会带给一些隐藏的好处,人们在“享受”这样的“二次效益”,能继续强化行动,提供一些不能立马看出来的好处。比如说写作,我总认为看书带给我的好处微乎其微,认为看了别人的公号文也不一定写出可口的文字(到现在我一直痴迷别人的文章而不自知),我以为一切照旧,那么索性不写了,有想法再输入。当下有人给了好评,我享受便是,只要我还能享受到这些好处,那么基本没什么动力让自己变好。
没有行动,谈何改变?相比雄心勃勃树立过于远大的目标,设计循序渐进的更你触手可及,效果会更好。
若想撬动世界,你必须把支点放在自己的心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