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认这个理儿,在一个地方跌倒,就在这地方爬起来,争取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逻辑,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因某个行为受到了行为结果应有的惩罚,下次出现这个行为的概率就会降低,这源于每个生命体趋利避害的本性。
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么简单的因果联系,而是要复杂得多。许多孩子一遍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长记性,不能为自己犯错误勇于承担反而归咎他人,因为自己“没错”,错在他人却自己挨了批评受了惩罚,所以委屈。因为自己“没错”,所以自己不用做任何改变;因为错在他人,于是企图改变他人,却又不能做到,所以痛苦。归因方式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变成“我好倒霉,他们都欺负我、针对我”,于是开始怨天尤人。
可是,孩子,谁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没有谁愿意成天花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生命去针对某一个人。
那么,为什么那个“可怜虫”会是你?老话又说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长记性总是掉坑里呢?我想,这样的孩子可能拥有太爱他们的父母了。
爱太多,就会变成溺爱。我理解的溺爱,并不仅仅是你想吃什么想买什么父母都满足你,我这里说的“溺爱”,是指“过度保护”。为了让孩子过得健康快乐(这原本是终极目标,却被变成了所有事情的处理方式,最终导致缺乏原则与界限),于是剥夺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并体会难过、沮丧、悲伤、委屈、挫败、羞耻、无力等等负面情绪的可能性,却把孩子变成了不能拥有和应对这些情绪的不完整的生命。
这就好像,孩子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不知道如何维持平衡而摔得一身泥,家长第二天便把泥泞的小路修成了柏油路。于是孩子错失了在在泥泞小路上提升平衡能力的机会。
这就好像,孩子走路时不看路掉进了一个坑,痛苦地挣扎着爬起来时哇哇大哭,家长无法忍受孩子那么痛苦,马上捞起孩子,责怪政府不作为,马路上为什么会有坑,并马上找来工程队填平了这个坑。于是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时候看路,学不会掉坑里的时候如何爬起来。孩子学会的,只会是哇哇大哭吸引家长注意;学会的只是不停抱怨,等待家长来处理他们遇到的一切麻烦。那么这样的对生活没有一点应对能力的孩子,除了不吃母乳以外,又与婴儿有何差别?
是我们自己分不清哪些是“孩子的痛苦”,哪些是“孩子让我痛苦”,成年人往往越俎代庖地去替孩子消除他们的痛苦来达到消除自身痛苦的目的,却还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比如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家长不和孩子一起找自身的原因并去改变,却总来挑老师的毛病。大概也是因为孩子的错误让自己的颜面受损,挑老师的毛病也是一种否认和投射的防御机制,意思在说“我没错,错都在别人”。这样一种推卸责任的模式,不正是孩子学到的吗?
过度保护的本质是缺乏界限,走入了“爱=不需要规矩”的误区。孩子对自己的事情长记性也好,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好,都有一个“界限”的概念隐含其中——他首先要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如果不做好,就会受到相应的后果。我可以选择不做,那么我就得去承担这个后果。可是,当我没有做好某件事,却又不需要我来承担后果的时候,这件事是别人的事。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因为父母替他们承担了太多他们不好好学习的大多数的后果——报补习班、托关系花钱找学校、跟老师对质、向老师提意见、比他们更在意分数和结果……——从而学习变成了父母的事情。而父母在替孩子承担孩子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承担好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没有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没有陪伴、监督、提醒、教育、引导……一味地“赏识教育”却忽略了“规矩教育”,最终孩子变得毫无界限感,然后失控。因为界限本身,既是控制,又是保护。“如果你不给孩子做规矩,孩子就要给你和社会做规矩”。终有一天,孩子变成了魔鬼,在父母头上作威作福。那时也许才发现,你以为给到孩子的全部是爱,却变成了害。他们齁死在了蜜糖罐里。
每个人都有依赖性,当我们被允许依赖的时候,当然就拒绝成长。就好像每次我跟一群人一起去一个地方的时候,有人带路的话我就从来不会记路,出门就是个路痴。可是当我要一个人去找一个不熟悉的地方的时候,我就必须学会看地图、看导航,学会看路和记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父母在很多时候都帮孩子的错误寻找理由,企图做一个宽容和理解的父母,却变成了孩子不愿长大不愿自己承担责任的依赖。
现实社会是残酷的,优胜劣汰也是历来的法则。你可以抱怨社会的各种评价标准单一有问题,如果你有能力去改变的话,我非常支持你去营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全部的话,作为父母该给到孩子的最好的爱应该是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披荆斩棘、应对挑战、直面挫折的能力。这就好像打游戏时,你可以帮孩子充非常多的钱让它成为“人民币玩家”,你可以成天帮他挂机练级成为等级段位超高的高手。但是真正轮到孩子自己上机打怪的时候,他如果没有在打小怪物的历练中成长,又如何应对更大的boss呢?
人生如戏,让每个人演好自己的角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