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魅力:一字创佳话!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载体,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汉字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我们的《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都依赖汉字才传承至今。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含义深刻,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传说仓颉造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虽是神话传说,但足可见,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它是我们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留存方式,蕴含了无限的魅力。

一字联

清朝咸丰年间,文宗帝在朝堂上给出了上联,只有一字“墨”,此上联一出,一时间,不少人以书、笔等对之,均不巧妙。独有一位臣子的答案让文宗皇帝很是满意,对曰:泉。

图片:墨

此对句十分工巧:“墨”字上半部为颜色中的“黑”,下半部为五行中的“土”,拆开来就是“黑土”。

图片:泉

而“泉”字上半部为颜色中的“白”,下半部为五行中的“水”,拆开来就是“白水”。

“墨”、“泉”二字不管是从颜色还是五行上,都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确实不可多得,堪称千古绝对。世人称之为妙对,流传千古。


一字嫁妆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何绍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诗人,他不仅在书法、书画上颇有成就,而且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当他在得知女儿要出嫁的消息后,就特地从京城捎回一只箱子。大喜之日,女儿春梅打开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来箱内空空如也,只是箱底放着一张纸,上边工工整整地写着一个大字——“勤”。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看到这个字后,小夫妻很快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这一字嫁妆便成为治家持家的座右铭。


一字家书

六十年代初期,著名作家赵树理收到大儿子赵广元向他要钱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精炼,只有一个字:“钱!”没想到赵树理的回信不仅快而且同样精炼:“0”!

他认为儿子既已自立,就不该再依赖父母,可见赵树理教子之严。


一字判词

清代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他人,受到邻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挠。于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状纸:“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嫁?”

寥寥数语,尽述了改嫁理由。知县接状,拍案叫绝,挥笔写下一字判词:“嫁!”



一字座右铭

著名的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童年时曾就读于故乡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 ——“三味书屋”。

一次,因鲁迅先生的父亲生了病,鲁迅先生为帮母亲做事,上学迟到了,严厉的寿镜吾老先生狠狠地责备了他。为了牢记教训,从严要求自己,他用下刀在那张旧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个“早”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刻在心里,从那以后,他便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一字诗歌

北岛有一首题为《生活》的诗歌,全篇只有一个字:“网。”

非常精炼、深刻、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


一字小说

在一个微型小说征文比赛中,一篇《第一封情书寄去后》的小说获得最高奖。该小说只有一个字:“等……”

真令人回味无穷。


一字千金

王勃、杨炯、卢照邻及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自小因为作诗而出名,风格独具特色,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传说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唐代文学家王勃正好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

在宴会中,王勃一气呵成写下著名的《滕王阁序》。最后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在最后一句故意空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后便即刻走了。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着奇怪。在座旁观的文人学士们觉得很奇怪,便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于是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胡乱猜测,非作者原意。于是便派人快马追回王勃,请他把拉下的字补上。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道:“我家主人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众文人学士们到驿馆来见王勃。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间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说:“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绝妙!奇才......”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也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都是汉字的衍生物,汉字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五大发明之一,是一切中华文明存在的基石。“文化之根在文字,字中有乾坤,字中有古今,字中有大道,字中有人生。”

汉字是独立的,几乎每个字都具有自己的个性。汉字的奥妙与神韵是讲不完的,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智慧。有的字是几个字根组成的,有的字是与其他字的加减而成,蕴涵着多层隐喻和巧妙。

事实证明,在当今世界,除了十三多亿中国人一直稳定地使用汉字,还有数千万洋人正在学习汉字,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里都有学习汉字的人。汉字的生存史和发展史,还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事物的存在与灭亡,都不是外在力量所能左右和决定的,关键是在于自身的生命力。

我们中国的汉字用到现在,一样是先进的,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它的魅力就在每一个汉字里,正所谓字字珠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