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一篇日记,雷打不动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天气暖和
每天写几个字,将自已每天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很好,一是便于记忆,二是便于捕抓当天的灵感突现,点滴积累可以成江海。
今天在“市场与销售”公号里看到一篇碎片化文字挺牛掰,上来就抛出两个犀利概念,终局思维与竞争思维。这两种思维说得通俗点就是远视眼光与短视眼光之分,看得远则想得多,看得近则想得少。
终局思维主张将要做的事情先设想为未来即成的现实,然后逆向推导出行事路线,以便于指导当下的可执行步骤。这个思路与我之前一直在思考“还原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波尔多.利奥波德、斯蒂夫.帕克德,这两位美国生态学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墨西哥州将一个废弃农场试图还原北美稀树草原。这个生态还原实验几乎就是“终局思维”的现实版生动运用,将原始状态的草原生态作为终局,要做的是一点点将被破坏的自然生态恢复起来。其中的难点是找出失掉的中间环节。美国科学家发明家创业家尤利.希利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无拇指思想”。“无拇指思想”是说人类利用拇指的抓握功能发明了工具,但当人类具备了制造工具的智能以后,拇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斯图亚特.皮姆将这种生态还原称之为“拼蛋壳效应”。蛋壳破碎了,但碎片都散落在地上,我们要做的是去找到这些碎片并收集起来,然后重新拼装。找齐了碎蛋壳,拼成了蛋壳的本来原貌,就是成功。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找到所有散落的蛋壳碎片,一片都不能少,缺一不可。什么是功败垂成?就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无”字,万中差了一个“无”字。所以,找到失掉的中间环节是一切伟大功业的关键。
二战时期打到最后阶段,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同盟国与以德国为轴心的纳粹法西斯国的最后较量。希特勒和罗斯福都注意到原子弹对于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性,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去研发核弹,最终却是美国研制了原子弹赢得二战胜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战争结局,恰恰是终局思维与竞争思维的PK结果。罗斯福、希特勒都知道原来弹的重要,但是对待原子弹研发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罗斯福用的是“终局思维”来研发,而希特勒采用的是“竞争思维”。德国是最早开始研制原子弹的,但希特勒对于新武器的研制有一项权重排序规定,即明文规定凡是不能在六个月里投入战争的武器研发项目延后,所以纳粹实际投入在原子弹上的资金只有35万马克,相当于制造1.5辆豹式坦克。而罗斯福就不同了,他看准了原子弹对未来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十分坚定地全力支持“曼哈顿计划”研制核弹,从1942年启动项目,前后不惜投入了20亿美元进行研制。从原子弹的研制来看,希特勒与罗斯福各自所持的思维观点似乎可以作为一种智商能力差异的对标,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大的思维差异,是与希特勒妄想称霸世界的不切实际疯狂野心所决定的。
希特勒是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有兴趣者可点击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上帝自居的人类进化选择阅读)的实践者,纳粹党更是以上帝自居任意践踏侵略他国,从战争机器发动之初就决定了他们的政治主张是靠进攻来传播与实施的。战争将会始终围绕希特勒的崛起与衰落。希特勒的头脑里会被“竞争思维”所主导,正是迫于对有限资源均衡使用的考虑。连绵不休的战争大量消耗着德国的战略储备与再生产持续能力,在新武器研发上希特勒也是抓襟见肘,只能着眼于短平快立竿见影的项目,对于耗资耗时耗能大的项目只能搁置。比如希特勒为了平均资源,在研制原子弹的同时,又进行水下航母、洲际导、远程轰炸机等研制,给研发团队相同的资源支持,彼此竞争,优胜劣汰。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比希特勒宽裕多了,二战的主战在欧亚非大陆,未怎么殃及美国本土,所以具备研发耗资耗时耗能大的新项目,比如原子弹。
终局思维是领导人的必备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将“开放性问题”转换为“封闭性问题”,将“战略性问题”转换为“战术性问题”。终局思维是一种高效率的资源使用能力,竞争思维其实是在浪费资源。
竞争意识是在削弱自身的竞争力!
看十年做一年,以终端作为创作源头。
“终局思维”使你考虑问题更加长远和深入,有时会领先同龄人和竞争对手几个维度。从最难的、最大的问题开始,用倒序思考,以历史的大胸怀应对眼前的小时代。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