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竟有人问我,毕业以后打算从事什么行业,有没有什么规划?
在我的印象当中,这样的问题除外呼长辈外已经鲜有人问我了。
毕竟现在。
社会是一个蓬勃与发展的社会,一个流动性强大的社会,一个选择面无比广泛的社会,职业多元化和个体价值意识萌生的社会,愈加开放的观念与方便的自媒体文化,使得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起来。
于是,就业应该已经不仅仅再称之为就业二字了。
他应该称为一种个人主义爆发,个体生存方式萌芽突创的滋长。
我仔细思考一下觉得这样的一个问题对大学的理解具有局限性。
我所理解的我们之所以上大学,应该是为谋求--在这样一个与社会大溶炉相比起来更具纯粹成长资本,又与社会基层相比起来更具文化内涵的环境中,寻找一些更令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遇到一些更加有趣的灵魂,从这些灵魂身上感悟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异样情怀中不一样的人生启迪,再从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中去发掘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最后从这个更真实的自我中去寻找那个更突出的自我,以及寻找支撑自己生活的经济基础,以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打下独立自主的条件与情趣幸福的基础。
--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在以不同的形态去不断完善与拥有一个属于你的生活,一个属于你的人生。
就像学校里现在很多人在做自媒体,在做公众号,在做摄影,在做写手,在做设计,做销售,在自主创业。。。又或者说,我们在书籍与影视文学中,民俗艺术里,孤独的旅途中,去寻找灵魂和生命更通透的存在。
最后我又思考了一番,似乎这样是非问题的答案应该是
--从步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在个体成长的路上了。又或者说从我们出生长大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在寻找自我的路上了。
与早年步入社会没有通过大学学籍的人来说是一样的道理。只是我们的形式不同,环境不一样罢了。最后的发展层次取决于我们人生的价值选择,我们谋求发展的倾向,取决于个人眼界高低,而不在于是否成长在这样的一个校园环境之中。当然人的眼界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提升或而扭曲,并不是说青少年时期这一人生观形成的稳定期就决定了我们漫长又短暂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向外去滋展,为了去探寻一些更美好的生命,靠近那些鲜活的涌动的青春血液--我们应该敢于去更多地探索。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
没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没有什么收获大过于成长的价值,此时无论在哪里,都是人生成长的一笔苍渺一墨。
路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早已在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远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