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约是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前后或孝宗淳熙二年(1175)作者任 职临安时所作。词中着力渲染了元夕夜的盛况空前和热闹非凡景象。行文中笔锋一转:“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以前面的热烈盛况衬托、突出了“他”的超然卓异、不人俗流的形象,并以此来暗喻自己,表明了自己高洁的操守和决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思想品质。
元宵节,是一个让人心仪的节日。元宵夜,是一个充满浪漫温馨、婉约气息的夜晚,可以说就是古代的“情人节”——一个让人充满期待,渴望有着艳遇和邂逅的夜晚。
正如朱淑真的《生查子》里所描写的那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正是因为这样的诱惑,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以元宵夜为题材写下了不计其数的诗文,然而提到写元宵夜的诗词,恐怕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辛弃疾的这首了。
词之上片重在渲染和造势,作者极尽笔墨之能事,巧妙且连用比喻夸张,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的景象。这种热闹非凡的盛况是通过景和人的完美交融表现出来的。
词之下片,作者重点写人,目的是通过对众人的描绘来突出不同凡响的“他”来。
全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遣词生动、想象丰富、比喻巧妙、设色亮丽、布局合理。通过烘托、渲染、强烈的对比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力地表达了主旨。而最后三句,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意无穷,韵味悠长,让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