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了《高倍速阅读》。目的有两个:
a.为什么影像阅读好;
b.我pr的时候是否有做的不对得地方。
a.影像阅读的优点:
1.更专注与目标,减少注意力分散。
2.充分利用潜意识帮助学习书本内容。提升读书速度。
3.合理的阅读步骤帮助快速理清书中组织构架,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b.pr步骤:
1.目标
这一部分主要在读书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提问,2.橘子集中法。
提问:
(1)期待有什么成效
(2)本书有多重要
(3)本书需要被理解到什么程度
(4)想花多久达成目标
2.预习
这一部分主要确定是否要读一本书,以及读书的目的。
1.通过目录或标题了解概况。
2.评论本书是否符合阅读目的
3.决定是否要读
3.影像翻阅
这一部分主要是用摄像焦点状态-软眼的方式将书中的内容输入到潜意识中。
1.进入学习模式:橘子集中法,3-2-1放松法。
2.阅读前自我肯定。(3个)
3.影像翻阅。
4.有节奏的翻阅。
5.阅读后自我肯定。(3个)
4.复习
1.调查书中可能提供关于本书内容的线索。方式有读封面封底、版权页(有日期)、索引、第一页和最后一页,黑体字和斜体字的内容、标题、摘要和介绍等。
2.找触发词。通过快速翻阅(一次20页)的方式凭感觉找出关于这本书中和主题相关的重要词汇。
3.根据触发词提出问题。
5.激活
1.生产性休息。让潜意识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2.重审问题。通过回顾触发词和提出的问题的方式打开沉睡的大脑。
3.超读+摘读、跳读。超读和摘读是在确定好答案可能出现的页码后快读跳过跟关键词无关的部分,只读跟自己答案有关的一小部分。
4.画出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文章的构架。
5.高速阅读。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阅读速度。其中跳过已经读过的段落或输液。还要跳过同样观点不同表达方式的部分。快速翻阅直到信号的出现。
这些就是今天学到的。对于目标和预习我之前特别容易搞混。现在能更好的理解。对于超读+跳读的方法我平时也总是用错,很容易就开始通读全文,尤其是上下文联系不紧密的文章。通过再次复习,我能更加理解创造这个方法的初衷,以及正确的应用photo reading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