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床头书——曹可凡先生的《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终于读完了。我读书一直很慢,特别慢,从上学时候就这样,工作后依然如此,这与忙闲无关,就是单纯速度慢!我家石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个多月时间已经读完十几本史书了,而我家里床头依然是《边城》,宿舍床头还是《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
其实结缘于这本书也非常偶然。之前我是不知道曹可凡的,也不知道《可凡倾听》这个节目,更不知道他这本书。只是偶然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他采访张歆艺的视频,视频中他身型微胖、头戴礼帽、笑容可掬,作为主持人,他完全没有那种非得“刨根问底”、“无形挖坑”,让访谈嘉宾回答问题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压迫力和紧张感。视频中,我看到他和张歆艺敞开心扉、侃侃而谈,笑声不断、宾主尽欢。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微胖和蔼的主持人不一样,不简单。后来,逐渐了解到,他是上海东方卫视非常资深的前辈主持人。没过多久,有天我刷微博时,看到孙俪在为他的新书宣传。我不追星,也不热衷娱乐圈,但是孙俪是个例外,她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我一直很欣赏。看到孙俪为他宣传,我就好奇地点开他的微博,他的微博和一般明星不同,不是为自己“打广告”、“圈好感”、“博眼球”、“吸粉丝”,而是记录了他的一些访谈感悟、读书心得、生活随笔和人生解读,挺特别的!于是趁着读书日在当当网我就买了他的这本新书。
从刚拿起这本书到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感受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点从自序开始就是如此,曹可凡自述小时候,给自己亲戚音乐大家学乐器,给著名学者大学教授学英语,……在他后面文章他又进一步描述自己的家族、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经历等等,果不其然,他生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从小身边的、结识的都是些“大家”、“大人物”,当然是“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书中又记录了他访谈的那些文艺界名人、大师、大咖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人生经历和这些大家给他留下的印象以及与他们的交往经历,自不必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呀!
拿起这本书,看完自序后,我首先翻看的是我熟悉的那些名人,比如傅聪、张国荣、李宗盛、陈凯歌、程十发、谢晋等。像傅聪——傅雷之子、著名钢琴家,我们谈他往往离不开《傅雷家书》,可是这本书中,傅聪先生却说“我已离开《傅雷家书》很多年”;像李宗盛,我们谈宗盛大哥免不了聊他那些深情的歌和与之相关的几段感情纠葛。提前李宗盛,我不禁想起一段青春往事。当时青春年少的我最喜欢听林俊杰的歌,在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听过李宗盛的歌,可以说就不知道有李宗盛这个人。当时同学聊天说,“如果人生只能看一场演唱会,你会选谁?”毫无疑问,那我一定看林俊杰的呀!可同学却说,李宗盛。我当时非常纳闷,李宗盛是谁呀,当时身边同学喜欢的大多是周杰伦呀,林俊杰呀,王力宏呀,刘若英呀,孙燕姿呀,梁静茹他们的歌,李宗盛都没听说过。同学却说,李宗盛、陈升可以说是这些人的师父。上网一搜,才知道原来李宗盛是个满脸胡渣、戴着眼镜、长相一般、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呀!一个一二十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喜欢听他的歌?奇怪!不过从此我开始听李宗盛的歌了!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宗盛不年少!他的歌没有难懂的歌词,复杂的技巧,很多可以说都是平平常常的大白话,就像曹可凡这本书说的:“宗盛大哥的歌没有诘屈聱牙的繁复,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哲理,有的只是平凡和生活化的絮叨,将浓得化不开的感情熔铸于那简约平实的文字与旋律之中,让听者不经意间引得感情共鸣。”看完这些知道的人物后,我才一一读了其他大家。曹可凡笔下这些大人物,不是笼罩在“光环”之下的,在生活中,他们真实,不矫情不做作,可亲可爱,是和我们一样是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全书文笔清新雅丽,感情真挚热烈!
读完书,我掩卷思考了很久,为什么这本书叫《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这些大家为什么被叫做“深情的人”,或许是因为这些文化领悟的大家大都被经历过坎坷的人生和不公的命运,但是他们依然热爱生命、热爱艺术、乐观温厚、坚定平和,就如同那句流行语“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让我觉得大师不仅“大”在其成就和造诣,更“大”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那愿我们每个普通人跨过山海,拂过阴霾,像这些大师一般依然能够觉得人间值得,灯火可亲,深情地活在这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