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福海
纸媒衰微几乎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说这句话最多的就是纸质传媒出版行业的从业者。这些从业者们试图用这句话论证,自己的企业和工作没有成绩,是因为行业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但是殊不知,就以出版行业而言,很多企业完全没有衰微的气象,反而是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新经典文化公司和中信出版公司,前者是民企,特色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出版,后者是国企,特色是国外财经著作的出版。它们的共同点是只出经典,尊重知识,尊重作者和读者。
新经典文化公司原来就是一个很小的图书工作室,2002年起家,同很多出版公司相比,它的历史并没有很长时间。但是,它就硬生生靠出版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出版界独树一帜。《百年孤独》中文版销量破100万册;《德川家康》总销量达到220万册;《1Q84》卖掉160多万册;《白夜行》200多万册;张爱玲的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60万册,三毛的作品累计销量已超过300万册……今年4月25日上市之后的新经典已经是中国民营出版界的NO.1。
中信出版是央企中信集团的子企业。2014-2017年的4年时间里,中信出版增长了4.4倍。目前中信出版共拥有7家子公司,其中子公司中信书店共计开设68家书店。2016年,中信出版的营业收入达到9.8亿元,净利润为1.28亿元。2016年,中信出版在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市场占有率整体综合排名第二,在经管类图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图书出版与发行板块的毛利率高达35%以上。2015年,中信出版了多部财经类爆款图书。其中,《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共印刷16次,总印量116万册;《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共印刷13次,总印量43万册;《创业维艰》共印刷5次,总印量30万册。
这个时代有很多变化,也有很多不变。时代的变化改变的只是人的习惯,而是改变人的需求。出版行业也是如此。国人的阅读习惯改变了,更多地趋向数字阅读。但是,阅读需求却没有改变,对数字阅读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国人的阅读习惯虽然改变了,但是经典作品的纸质化阅读需求却没有改变。传统的出版商没有及时地回应这种时代变化,反而在抱怨时代、诅咒变化,这就犹如病入膏肓的垂死之人,虽意识到自己的病日重一日,却并不求医问药,反而抱怨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
有时,我们太习惯用一种貌似普遍性、趋势性的概念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回避自己的责任。对此,我很想说的是,惨淡的是企业,而不是行业。而企业的惨淡,归根结底,无能的是个人,而不是企业。
再次向新经典和中信出版致敬,为他们的坚守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