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男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大男人主义,绝对不是地域黑,特么要黑也不能黑我大胡建!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从小看到的过的形形色色的福建男人,亲戚,朋友的爸爸,路人……几乎无一幸免……
嗯。我的爸爸刚好也是个传统的福建男人。我泪牛满面地直摇头。
从小到大,爸爸几乎不进厨房。
据说我们闽南地区有这样一个说法:男人不能下厨,下厨的男人没本事。
此事已经无从考究,但似乎周围的男人和女人都默认了这样的说法。
我很不能理解,围着奶奶转,追问奶奶为什么?
奶奶理所当然地说,「这是天经地义的。」
我极其不甘心,一边吐槽,一边短着腿跑去问妈妈。
妈妈像在看白痴一样,说「作为女人啊!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我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答,所以爸爸还是从来不做家务。
渐渐我长大了长美了(人群里直面投掷来一片烂菜叶……),慢慢地听到越来越多类似的故事。
身边有个朋友,女性。她有个比她大的哥哥。和我们想象中的妹妹和哥哥不太一样。我想象中的哥哥是像百变魔术卡里的桃矢一样,棱角分明的脸庞,高高且修长的身材,冷冷的外表下有颗温柔善良的心。emmmm是我想多了想多了,回神,少女~
她和哥哥的关系挺融洽的,有时候妹妹晚回来,让哥哥来载她回家。哥哥也会骑着他的女式摩托车来接她。
但是在她们家,看到的画面永远是妹妹在忙碌地做家务,哥哥闲坐在旁边打王者荣耀。
我们都会疑惑问她,「为什么你哥哥从来不做家务」
要是我哥哥是这样的,我一定让他后悔从我妈妈肚子跑出来。
她总是笑笑不说话。但是从她的只言片语中,不难发现是她们家的男人从来不做家务。
洗衣做饭,买菜刷碗,拖地板打扫房间,封建日祭拜都是家里的两个像蜜蜂一样勤劳的女人——妈妈和奶奶在做。
她们从来不觉得家里一个身高一米8 的男人和一个身强体壮的中年男人跟大爷一样,碗不洗,脏衣服不碰有什么奇怪的。这两个辛苦的女人从早忙到晚,忙着家里的里里外外,疲惫不堪。她们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的意志理所当然的有了继承者——她们的孙女和女儿。
妹妹偶尔出去玩,太晚回家,这里的晚指的是晚上9点多以后。(你们摸着良心说话,晚上9点多很晚么?)会被家人嫌弃「整天出去玩,要多多帮家里做的事。家里从早忙到晚,你却出去玩,一点也不顾及家里。」
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在我们家,一个和往常一样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晚上。我在楼上用电脑,爸爸在楼下看电视,他喊了我的名字。
我大声答,「哎,来了,来了!!」接着恋恋不舍地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中移开,像勇敢的士兵做最后的反攻冲刺一样,狂奔到楼下,在爸爸的面前站定。
爸爸脸色有点黑得像张飞,表情很严肃,横眉竖眼。像个大将军训斥说,「叫你怎么没马上答应,答应了就立刻下来。叫你就是有事找你,还磨磨蹭蹭。」
我在心里复议:「那你怎么不用飞的飞下来我看看」然而我的脸上极其谄媚,不敢有丝毫的不满。因为在我们家,奶奶常常笑称爸爸是山中的老虎,我和弟弟是两只泼皮猴儿。爸爸说一声,我们乖得坐好像个戴红领巾的三好学生。一旦,我和弟弟有什么顶嘴的行为,接下来就是一场身心俱疲的及其严厉的思想教育。妈妈都无法救我们出这水深火热,因为爸爸的话最大最有权威。
爸爸不做家务,不干掉身价的事儿。手机不小心落在卧室了。他闲着没事,我和弟弟都各自倒腾着东西。爸爸也不起身,淡定地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大手一摆,招呼着我们其中一个人「去,去楼上我卧室把手机拿下来!」我们必须立刻马不停蹄地跑蹭蹭蹭地上楼去帮他把手机拿下来。天大地大,他的事是最大在,最紧急。他说的话,都要现在执行,不能有等一会儿这些字眼,即使你有什么重大的事情也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和身边的朋友交流和沟通。发现,我们的爸爸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常聚在一起吐槽,然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什么是大男人主义?无论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辞海》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站爸爸和妈妈一起做家务应该是一起做。这是一个我们共同的家,特么为什么妈妈总要做家务,女儿和儿子一定要时刻待命。
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并没有赋予男人什么特殊的权利。相反,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丈夫的角色,应该是偶尔霸道,在外面承担社会责任,挑起生活的重担,为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和安全感。在家里有一颗柔软的心,帮忙刷刷碗,下下厨,照顾妻子和孩子,获得妻子和孩子的尊重。
爸爸很大男人主义,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长长的水泥面的楼梯里,爸爸一手青筋凸起,抓着行李箱的手杠,一手护在其他的重物放在肩上。他大步地往6楼攀登,他身后的小小的我,就背着双肩包,两手空空。阳光洒在爸爸的身上,像个高大无比的英雄凯旋而来。
所以,我的爸爸是个大男人主义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