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云》品读(三十五)|楚慈:小小配角,为何让人印象深刻?

《破云》行文至第四十二章,随着五零二冻尸案移诉检察院,与该案件相关的配角们渐次退出读者视线。其中有一人,他的上场并不多,却自带主角光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就是楚慈。

首先,他的名字闪烁着主角光环。一看到“楚慈”这个名字,便令人不由自主想到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楚辞》。作者给人物取名应该用了谐音的方法,带着如此浓厚的中国文化味的名字,作者却只让他做个小小的配角,貌似在情理之外。在第三十七章,作者有一伏笔:

如果再过几年,楚慈应该能更成熟圆润地处理这种冲突状况,面对两难境地时,也会更加地游刃有余。但在当时,二十出头尚未接触过社会的他,对公安系统运作方式还很陌生,潜意识中不免有些生涩的忐忑。

是不是感觉到这个角色将很有故事?而这种“游刃有余”的故事,放在本书中,怕是会喧宾夺主了。他大概会在作者的下一部作品中成为真正的主角吧。

除名字之外,楚慈还有一句用于诠释学霸的名言深入人心:学习时间少于八小时,跟没学一样。真正意义上的学霸,不是仅靠天资就能成就的,楚慈如此,蒋丞如此,陆臻如此。尽管爱迪生说,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的重要,但对我们芸芸众生来说,很少有能达到需要拼天赋的高度的。楚慈的这种学霸之道,很接地气,也很励志。

如果我们再稍微关注一下楚慈,就会发现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

受控绑匪,他用书名作求救信号;逃脱无望,他推撞绑/匪,想方设法留下线索;识破丁当身份,他不动声色,将计就计;枪口之下,他投敌所好,与之周旋,开辟生路;诱惑面前,他故作犹豫,迷惑绑/匪,拖延时间……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是为英雄本色;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实有君子之风。

这个君子还很有担当。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改善家人生活,他放弃保博,走向社会,他以能用自己的力量给家人带去更好的生活为幸福;被护送离开爆炸现场时,他意识到毒气浓到要二次爆炸,“挣扎着咽下满口铁锈味”,及时发出预警。在前程与亲人的选择中,是他对亲人的担当;危难时刻将他人生死放于心上,是他对社会的责任。

而一个“每年不拿最高奖学金就等于犯/罪”的特困生,一个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天赋披荆斩棘的寒门学子,他没有抱怨上天不公,他的眼中还能看到比他更没门路、更没出路的人。若没有悲天悯人之心,没有平和心态,没有豁达胸怀,应该是很难做到的吧。

楚慈还怀有感恩之心。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本是警察分内之事,他却能在离开之前亲自登门,送烟送美食,不忘救命之恩。

最后,他还具有好涵养兼好长相。带着这么多光环的楚慈要成为主角,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本次品读就是这些,更多《破云》品读,敬请关注:它山石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