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这部电视剧,在剧中由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和王刚饰演的和珅斗智斗勇,很精彩,并与张铁林饰演的乾隆皇帝组成三人组合,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细心一点的观众会发现,和珅有事上奏时,都是自称“奴才”,很少称“臣”,而纪晓岚上奏时只称“臣”这是为什么呢?
称呼演变
说起奴才一词,在清朝以任何朝代都是被人看不起的。直到满族入关以后建立大清,奴才的地位才得到提升。在康熙年间,为了体现满汉一家亲,规定满汉官员可以称“臣”也可以称“奴才”。雍正年间,为了方便管理,要求大臣统一称“臣”,但是仍有一部分满族官员习惯称“奴才”。乾隆二十五年规定,满族大臣公事称“臣”私事称“奴才”,而汉族官员无论公私只能称“臣”。
称呼不同,待遇不同
称呼不同,待遇不同,有人说,不是满汉一家亲吗?说白了,那只是客套话。我们先说说满汉官员的官职,满族官员一般以武官为主,担任的都是朝廷的重要岗位。汉人以文官为主。担任的都是次要岗位,而且满族官员的比例远远多于汉族官员。这是因为满族可以通过特殊的条件走上仕途,而汉族官员只能通过科举考试。
如果您认为区别对待就只有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同为在京的官员,居住条件上就不同。清朝铭文规定,汉族官员只能住城外,满族官员住城内。汉人官员想住城内,只有一个途径,就是通过赐第的方式入住。赐第就是皇上赏赐的宅基地的意思。据了解在整个清朝时期只有张廷玉一人,获此殊荣。
太平天国运动,提升汉官地位
然而,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这种现象得到改变。时代在变迁,内忧外患,清朝急需要用人才,这时候李鸿章,曾国藩等人才有机会涉及核心领导层,打破了这个限制。
其实不管是“臣”还是“奴才”,都是封建社会,帝王为维护皇权,而对官员做出等级划分,互相克制的产物而已。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下期再见!